《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2、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用不同的直观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教学过程:一、摸角。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魔袋,里面有很多的物体。你能从中摸出一个三角形吗?2、生上台摸。3、你们想不想摸?在你们身边都有一个魔袋,请你们组内的成员都摸摸。要求摸出三角形。4、请你们把摸出三角形高高举起。说说你们的感觉和成功的经验。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揭示课题。二、认角。1、直观认识三角形上的角(1)(教师出示大的三角形)问:你能找出一个角吗?谁上来指指?老师明白了,这……就是一个角。谁能像老师这样重新来指一指这个角。(2)拿出自己的三角尺。你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几个角?同桌1相互指指。(3)在你的三角尺上,找一个角,用手心轻轻压压它的头,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摸一摸这个角的两边儿,有什么感觉?再用手摸摸,感觉一下,这两条边是……直直的。2、从实物抽象出角:(1)刚才我们找到了三角尺上的角,请大家看大屏幕,你能不能像刚才那样从图中的物体上找出角来呢?(2)是啊!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搬下来,画在纸上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师选了其中的3个,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图形都是角。(3)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都有一个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对呀,我们把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反问:这个点叫什么?除了顶点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对,角还有两条边,(板书:边)(用手势)这是角的两条……?刚才我们都摸过,感觉过,知道这两条边都是怎样的?(直直的)(4)谁来指一指这两个图形的顶点和边。你看,角的边都是……(直直的)。你发现,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角有1个顶点和两条边)齐读。3、练习。(1)现在你们认识角了吗?用你的火眼金睛来判断一下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谁来说一说?(是角)你能说说为什么是角?(不是角)这个为什么不是角?(边不是直直的、没有顶点、没有封口)(2)第2题:思考一下,我们用手势表示。对吗?为什么?4、找生活中的角。(1)在我们的身边,你还能找出角吗?谁来说一说并指一指(3人范说指)对呀,()面上有一个角。(2)你还能找出角吗?把你找到的角和同桌交流一下,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指一指。(3)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找到了许多角。是啊,生活中藏着很多角。三、做角。1、刚才我们还从生活中找到了许多美丽的角,你想不想来当一回魔术师,把一些材料变出一个角来?(1)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组长打开材料袋,轻轻地倒出来)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材料?看的时候,比一比,哪组最安静。2(2)用这些材料想办法变出角吗?先自己想一想。(3)下面大家在组长带领下,在小组里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来变出一个角、做出一个角?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倾听、补充。(4)下面小组合作做角:做角讨论问题时要轻声,比一比,哪组合作得好,角做得好、做得多。(5)你们组是怎么做角的?小棒:哪一组也是这样做角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折纸:请你指一指这个角在哪里?剪纸:钉子板:其实,这个图形上也有角,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其他:……对,剪刀叉开后也成了一个角。活动角:(最后反馈)呀!这个角还能活动呢!!2、拉角。(1)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现在看:孙老师拉了一个角,如果这样放,是角吗?这样放呢?这样放呢?……好玩吗?你想不想也来玩一玩?(2)下面请组长把桌面上的材料迅速收进袋子里去。等你们安静地收好了,老师马上带你们玩一玩。(3)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活动角,请大家轻轻地从信封里拿出来。下面和老师来做个拉角的游戏,好吗?老师随便拉了一个角。你也随便拉出一个角。师拉一个角,请你拉一个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