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朝高速公路桥涵施组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锦州至朝阳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K21+420~K31+000全长9.58公里范围内路基、桥涵、线路交叉及防护工程。1.2.编制依据1.2.1.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1.2.2.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标。1.2.3.现场调查资料。1.2.4.锦州至朝阳高速公路项目招标文件第1号补遗书、第2号补遗书。1.3.编制原则1.3.1.贯彻执行公路施工的新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1.3.2.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实行项目法施工,做到精干高效,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及施工组织安排的需要。1.3.3.保证重点,统筹安排,施工安排尽可能合理,尽可能平行流水作业,不间断施工、保持均衡生产,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1.3.4.施工方案要体现机械化、现代化施工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施工进度,以利于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指导中标后施工。1.3.5.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降低施工成本。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锦州至朝阳高速公路位于锦州市和朝阳市境内,起点接锦州市梁屯东北2公里京沈高速公路,终点为朝阳市西大营子,全长93.332Km。锦朝路是辽西地区和内蒙古通往出海口锦州港的通道,它的建成对于加强两市的联系,促进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当地产业开发与资源开发,扩大市场,增加就业,缩小地域差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合同段位于凌海市板石沟乡境内,起点里程为K21+420,终点里程为K31+000,全长9.58Km。2.2.主要设计标准本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米,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行车速度100Km/h。2.3.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路基挖方土方万m314.17石方万m3108.54路基填方土方万m313.66石方万m396.73中桥工程延米/座166/2钻孔桩m480桥梁基础砼m32983.4砌石m31956.1砌体墩台m35383.2桥梁下部结构砼m32501.2桥梁上部结构砼m34598.3小桥、通道延米/座/10含天桥、分离立交涵洞工程延米/座943.14/19浆砌片石水沟m320423防护工程护坡m336147护面墙m356382.4.沿线施工条件2.4.1.地形、地貌本段路线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丘陵区。多数丘顶浑圆、丘梁宽缓,标高介于100~150m之间,自然坡度一般在8~15之间。除少数地段为耕地外,多数基岩裸露,植被不发育。段内冲沟、汇水沟谷和凹地较发育,规模不等。2.4.2.地质、地震项目沿线出露地层有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各种片麻岗。沿线无明显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良好,适于筑路。主要岩性为松散层亚粘土、碎石,基岩为长石石英砂岩、白云岩、安山岩、灰岩、混合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多呈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的硬质岩体。泥质页岩局部分布,不存在大面积的软弱地质体,总体稳固性较好。亚粘土层厚一般2~4m,最大厚度7.4m,含水量17.2~26.4%,最优含水量18.6%,硬塑~软塑状,主要分布于沟谷内,允许承载力[σ0]=120~200Kpa。碎石层主要分布于羊草甸子和营城子,厚度小于3.0m,松散~中密,[σ0]=200~300Kpa。基岩风化程度不一,其中长石石英砂岩、白云岩、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抗风化能力强风化层薄。混合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岩石古老,凝灰岩抗风化能力强,各风化层相对厚。长石石英砂岩、白云岩的倾向312~325°,倾角23~51°。沿线未发生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良好。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段为Ⅵ度烈度区。2.4.3.气象、水文本段所处地区属温带季风型内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温差大,积温高,日光充足降水集中,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8℃~-11℃,七月平均气温24℃~26℃,年平均气温8℃~9℃。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450~650mm,多集中在7、8、9月,年平均霜期150~180天,冬季多西北风,冻土深度1~1.2m。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沟谷松散层中,水量贫乏,水位埋深较浅,一般2~4米左右。基岩裂隙水极度贫乏。2.4.4.通讯、电力资源沿线电网较发达。施工中生产用电主要以自发电为主,有条件的地段接当地电网供电。生活用电全部利用地方电。沿线通讯条件较好,大部分村庄均接通了程控电话。该地区不在无线通讯网络覆盖范围内。2.5.工程特点2.5.1.本工程工期紧,合同工期为14.5个月,扣除冬季施工影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