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三级理论知识(膳食调查和评价)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2.多选题3.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年份中没有进行全国性营养调查的是()A.1968年B.1982年C.1992年D.对的答案:A解析:我国在1959年、1982年、1992年和分别开展过四次大型的膳食调查。2.膳食调查一般采用的措施不包括()A.记账法B.称重法C.24h回忆法D.机体营养状况检查对的答案:D解析:膳食调查一般采用的措施有:称重法、记账法、化学分析法、问询法和食物频率法等。3.一种人吃()为1个人日。A.三餐B.早餐C.中餐D.晚餐对的答案:A解析: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种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4.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假如某一家庭组员某日志录到午餐和晚餐,那么该组员的人日数为()A.0.4B.0.6C.0.8D.1对的答案:C解析: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1×40%+I×40%=0.8。5.早、中、晚三餐的餐次比一般为()为宜。A.20%、60%、20%B.20%、50%、30%C.30%、50%、20%D.30%、40%、30%对的答案:D解析:早、中、晚三餐的餐次比确实定一般为30%、40%、30%左右为宜。6.在某食堂的调查中,早餐有40名员工进餐、午餐有50名、晚餐有30名,三餐的能量分派比例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则总人日数为()A.45B.43C.41D.40对的答案:C解析:总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40×30%+50%×40%+30×30%=41人日。7.下列有关24h回忆法的论述,错误的是()A.24h一般是指被调查者从最终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B.24h回忆调查法可用于小型的课题研究,但不合用于大型的全国膳食调查C.详细问询获得信息的方式有诸多种,其中最经典的措施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问询D.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3天持续调查措施对的答案:B解析:无论是大型的全国膳食调查,还是小型的研究课题,都可以采用24h回忆法来评估个体的膳食摄人状况。8.膳食史法是一种()的调查措施。A.费用较高B.详细C.抽象D.形象对的答案:C解析:与24h回忆法相比,膳食史法是一种抽象的措施,进行这样的调查需要营养专家的指导。9.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进行膳食摄入量调查。A.记账法B.称重法C.24h回忆法D.称重记账法对的答案:D解析:称重记账法是称重法和记账法相结合的一种膳食调查措施。这种膳食调查措施兼具了称重法的精确和记账法的简便,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膳食调查措施。在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了该种措施。10.一种20岁的中体力活动男子的原则人系数是()A.1.33B.1C.1.21D.1.13对的答案:D解析:中国居民能量参照摄入量及原则人系数如表l一1所示。11.混合系数是指()A.全天个人总餐数之和B.所调查的家庭中每个原则人的原则人日数之和除以全家总人日数C.家庭原则人系数之和D.全家总原则人日数对的答案:B解析:原则人日=原则人系数(混合系数)×人日数。12.在进行24h回忆法调查时()调查在外就餐的食物及摄入量。A.需要B.不需要C.都可以D.视被调查者的记忆状况而定对的答案:A解析:在进行24h回忆法调查时需要调查在外就餐的食物及摄入量,否则无法获得个人所有的食物摄入量数据。13.在进行家庭称重法数据记录时,计算人日数时在外就餐者()计算在内。A.需要B.不需要C.两者都可以D.视状况而定对的答案:B14.在所用的膳食调查措施中,最精确并常用做金原则的措施是()A.称重法B.食物频率法C.24h回忆法D.24h回忆结合称重法对的答案:A15.食物频率法的目的是()A.获得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B.便于研究营养有关慢性病C.采用多种调查方式,成果愈加精确D.验证24h回忆法的精确性对的答案:A解析:食物频率法的目的是获得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以便此后研究膳食模式与营养有关慢性病的关系。多选题16.膳食调查一般采用的措施有()A.记账法B.称重法C.24h回忆法D.机体营养状况检查E.化学分析法对的答案:A,B,C,E解析:膳食调查一般采用的措施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