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滴水说起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戴佐华★文本解读《从一滴水说起》这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中的第四课。旨在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教材中安排了三块内容,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一对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识淡薄,以切苹果游戏为载体,重点体验淡水资源的极度缺乏;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淡薄,以调查水浪费,水污染为前提,为学生积极参加节水作好了铺垫。★学生学情分析一是水资源的短缺认识不够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水,但对我国是“贫水国”,严重缺乏水资源不是太清楚二是节水用水情况调查调查表调查人:你觉得地球上的水多吗?用得完吗?为什么?你经常节约用水,或有时节约用水?举例说明你随手关好水龙头了吗?你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水吗?你家的废水怎么处理?课前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有50%的学生有节水行为,有超过30%的学生没有相关的考虑。随手关好水龙头是节水的好习惯,有67%完全作到,有21%有时作到,约有70%对废水不加利用,直接倒掉。究其原因有:一对“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认识不清;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淡薄。★教学目标根据本班情况,将本班目标设定为:感知水的重要性及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状况;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教学结构1、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发现教材是根据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规律来编排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学生学情分析来看,学生学习本课的两个难点分别是:一是水资源的短缺认识不够;二是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停水感受反思行为,为节约用水作铺垫。第一个难点突破———真切体验水资源的短缺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尽管70%以上的面积覆盖着水,但大部分是不能为生活所直接利用的海水。海水约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淡水仅占3.5%。学生对数字有一些震惊,对水的认识没有自己的真切体验。我把苹果比作是地球上的水资源,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切苹果”,巧妙地让学生体验了目前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随着一次一次的切,学生惊呼,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就这么一点。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真切感觉到水资源的短缺。第二个难点突破—————自觉节约用水针对第二个难点,我让学生作了一个课前调查。我来算一算。调查一下你们全家每天大约用多少水。(请家长协助如实填写)你和你的家人用水量(千克)刷牙洗碗筷淘米、洗菜洗衣服合计自己及家人在用水上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我在这个环节,开展了“说浪费”,“节水金点子”,“节约标志”,“节水宣传画和标语”四个活动。交流生活中浪费水的地方,谈“停水”给大家的感受,议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得到的启示。由于有了之前的情感基奠,让学生想办法来节约用水,出金点子,可谓水到渠成。在“节水金点子”中,针对教材中的范例,集合众人的智慧,寻求策略,制定家庭生活中节水措施。从“家庭用水”“水的再次利用”方面寻求节约。如:关紧水龙头,淘米水冲马桶等。“节水标志”让学生了解节水标志及含义;“节水宣传画和标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节水的行列中来。★教学实施选点分析我想具体阐述的教学环节是第一个:感受水资源危机第一次:发给每个学生地球比例图,图色,让他们体会淡水的贫乏,感受水危机。学生对比例图有了初步感知,但不能形象的在每个学生的大脑中都烙下深深的印记——世界严重缺水。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按照儿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验到淡水是非常缺乏的,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第二次:把比例图图色改为切苹果师:那我们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拿出苹果,做切苹果的实验)师:假如这个苹果代表世界上所有的水资源,我们知道水资源包括淡水资源和海水资源,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那你希望淡水资源占多少呢?(学生大部分认为一半比较好。)师:(拿起小刀,切下了一半的苹果。)你们看,老师这一刀下去,就把我们地球上的水“切去一半”了,那你们觉得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有这么多吗?(学生作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