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墨子,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种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关键,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搜集其语录,完毕了《墨子》一书传世。2.《墨子·公输》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的一篇文言文。记述了墨子出使楚国,用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和楚王放弃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文章重要通过杰出地体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同步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是墨子“非攻”主张生动又详细的体现。从写作特点来看,本文通过波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凸显人物性格。本文采用类推的说理措施,加之排比、比方,使文章生动活泼,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二、文言现象1.通假字(1)公输盘不说(通“悦”,快乐)(2)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2.古今异义(1)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因此古义:用来....的措施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领土,土壤(4)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让步关系的连词(5)九古义:表达次数多,意为多次今义:一般实指3.一词多义(1)子:子墨子闻之先生愿借子杀之您(2)说:公输盘不说(yuè)通“悦”,快乐请说之陈说、讲解(3)已:胡不已乎停止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4)类:不可谓知类(事理)为与此同类(类)(5)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不过),(6)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于是见公输盘召见(7)虽:虽然虽然这样虽杀臣虽然虚词(8)为:替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作为子墨子解带为城是必为有窃疾矣(9)之:助词,的。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代词,这。请说之提宾的标志,不译。宋何罪之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臣以王吏之攻宋也(10)以:用来将以攻宋认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以牒为械(11)起:起于鲁出发、动身子墨子起,再拜起身(12)于:于胡不见我于王给今有人于此在起于齐从(13)争:争有所余:动词,争夺知而不争:动词,争论(14)而: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顺连,可译为“然后”、“就”等。知而不争表转连,可译为“却”。4.翻译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宋何罪之有?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3)胡不已乎?译:为何不停止(攻宋)呢?(4)胡不见我于王?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5)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6)虽杀臣,不能绝也译:虽然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7)九设攻城之机变译: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8)必为有窃疾矣。译:一定是患有盗窃病了。(9)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译:虽然如此,可公输盘在为我造云梯,一定要攻打宋国。5.现代译文公输盘替楚国造好了云梯,将要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见这个消息,就从齐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到了郢都,去见公输盘。公输盘说:“先生有何见教?”墨子说:“北方人欺侮了我,但愿借助您的力量杀了他。”公输盘不快乐了。墨子说:“请容许我献给你十金。”公输盘说:“我信守道义,决不杀人。”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讲解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乏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乏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乏的土地,不能说是聪颖。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许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