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五)1.抽样调查120名20~30岁健康女性的胆固醇含量,对于编制等组距的频数表,组距为8,假定第一种组段的下限为6,请问:下列陈说中哪项是错误的()。A.第一种组段的组中值和上限分别为10和14B.第二个组段的组中值为18C.第三组的上下限分别为22和30D.23属于第二组段2.欲比较身高、体重的变异程度,但需要排除量纲对变异程度的影响,最佳选择的指标().A.变异系数B.原则差C.方差D.四分位数间距3.假如某资料呈近似对称分布,使用算术平均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则宜选用()来描述其离散趋势。A.四分位数间距B.原则差C.极差D.变异系数4.为了描述资料分布概况,绘制直方图时,直方图的纵轴可认为()。A.频数B.频率C.频率密度D.都可以5.数据集4.5,3,2.5,5.5,8,1,其中位数为()。A.2.5B.3.75C.3D.4.56.少儿承担系数是指()。A.频率型指标B.强度性指标C.相对比型指标D.构成比7.下列指标中不是反应生育水平的指标有()。A.粗出生率B.总生育率C.年龄组生育率D.计划生育率8.下列论述中对的的有()。A.患病率常用于描述急性病的患病状况B.发病率一般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疾病的患病状况C.患病率可分为时点患病率与时期患病率D.在一定的人群和时间内,发病率、患病率、病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发病率=患病率×病程9.下列指标中不是反应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有()。A.粗死亡率B.新生儿死亡率C.婴儿死亡率D.死因顺位10.老年承担系数的计算式中,分母为()。A.年龄≤14岁人口数B.人口总数C.年龄15~64岁人口数D.年龄≥65岁人口数11.有关生育水平指标的描述,不对的的有()。A.年龄组生育率是强度型指标B.不一样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可以直接比较C.年龄组生育率消除了育龄妇女内部年龄构成不一样对生育水平的影响D.总和生育率是指一批通过整个育龄期的同龄妇女毕生的实际生育水平参照答案:1.选D。根据第一组段的下限为6,组距为8,得到:第一组段为[6,14]及其组中值为10,第二组段为[14,22]及其组中值为18,第三组段为[22,30]及其组中值为26,因此D是错误的。2.选A。由于身高与体重的量纲不一样,原则差、方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均具有量纲,因此选择不一样的身高和体重的量纲,原则差、方差和四分位数间距的取值均不一样,因此无法比较。只有采用相对离散程度的指标:变异系数,可以消除量纲,才具有可比性。3.选B。原则差比很好地描述了对称分布资料离开其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其他指标虽然也能描述其一般的离散程度,但不能刻画资料与其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4.选D。由于资料分布的纵坐标可以是频率、频数和频率密度。5.选B。根据题意,样本量n=6。数据排序后,中间的两个数据为3和4.5,根据中位数计算公式,因此中位数为这两个数的平均数(3+4.5)/2=3.75。6.选C。由于少儿承担系数的分子为少年年龄段的人数,其分母为具有承担少年能力的人数,因此属于相对比型指标。7.选D。由于粗出生率、总生育率和年龄组生育率均是反应生育水平的指标,计划生育率与生育水平无关。8.选C。患病率可认为某个时刻的患病人数与总人数之比,也可以是一种时期内患病人数与总人数之比(如两周患病率),而A、B和D与患病率定义不符。9.选D。由于死因顺位只是不一样死因比较的问题,与死亡水平无关。而A、B和C都属于死亡水平的指标。10.选C。由于可以承担老年人的人应在15~64岁范围内,因此该指标定义其分母为15~64岁人口数。因此,A、B和D不对的。11.选D。由于A、B和C均属于生育水平指标,总和生育率的定义是年龄组距×各个年龄组生育率之和,因此D不是总和生育率的定义。一、A11、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经空气B、经污染物C、共同媒介传播D、媒介昆虫传播E、经手2、医院内感染最多见的传播方式是A、注射、输液、输血传播B、接触传播C、医疗器械传播D、空气飞沫传播E、不洁药物传播3.某学校有甲班和乙班,用同一张数学试卷进行考试,通过盲态改卷,甲班平均分为87分,乙班平均分为86分,请问: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的。A.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数学平均水平高于乙班B.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高于乙班C.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而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