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与推广PB(PrivateBrand)商品也称为自有品牌商品或中间商品牌商品,即零售企业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特性的信息,开发出新产品功能、价格、造型等方面的设计要求,自设生产基地或选择合适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生产,最终由零售企业使用自己的商标对该新产品注册并在本企业销售的商品。与PB商品相对应的是使用生产企业商标、面向全国市场销售的NB(NationalBrand)商品。PB商品在零售业中大行其道已是不争的事实,众多零售企业,尤其是国际知名零售企业选择PB商品战略已成功地为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丰厚的利润之源,如美国著名的零售企业西尔斯公司,就创立了若干品牌,在消费者中享有盛誉。其“西尔斯”轮胎与生产商品牌“固特异”轮胎同样出名;“顽强”电池、“工匠”工具、“肯摩尔”器具,这些品牌都深得用户的偏爱,目前,该公司销售的商品90%以上都是使用自己的品牌。另外,瑞士的商业自有品牌商品所占比例超过40%,德、加、比、法的都在10%以上,日本最大的零售商大荣集团同样约有40%的商品采用自有品牌。零售企业之所以纷纷采用自有品牌战略,是因为其具有开发自有品牌的诸多优势,如信誉优势,价格优势、特色优势、领先优势等,这些优势使得他们开发出来的商品较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而成为企业的“摇钱树”。然而,作为以经营为主的零售企业,无论是经营PB商品还是经营NB商品,首要条件是这些商品必须是畅销商品,才可能成为企业的利润之源,否则只能是企业的一种负担。而目前国内许多超级市场没有开发PB商品,有些即使开发也数量极为有限,正是因为其没有将企业开发PB品牌商品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利润优势,因而阻碍了PB商品开发的步伐。因此,超级市场要成功实施PB商品战略,其首要任务是将PB商品变成畅销商品。在加工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的基础上,超级市场的PB商品要成为畅销商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PB商品种类的选择,另一个是PB商品的营销推广。现就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企业如何让PB商品成为畅销商品。一、PB商品的选择选择恰当的商品项目是成功的前提。PB商品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被选择商品价格较NB商品价格有可能降低,二是被选择商品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影响的。因此,超级市场可以考虑选择的PB商品有:1.品牌意识不强的商品。对某些商品而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非常强,如胶卷,非柯达或富士不买,又如服装、化妆品等,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品牌意识较强,趋于购买指定商品,因此超级市场开发自有品牌的难度就很大,即使开发出来也很难得到消费者认可。而另一些商品,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较弱,如洗衣粉、洗衣皂、卷纸等日常用品或食品,商场可以采用一些促销手段很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而这些商品可以作为PB商品考虑。2.销售量大和购买频率高的商品。只有销售量大的商品,企业才可以实行大量开发订货,从而降低开发生产成本,保证PB商品低价格的实现。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使得商店和消费者接触频繁,商品的品牌忠诚度较低,顾客很又可能在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改变购买品牌,这有利于超市开发新顾客,使他们购买新品牌的商品。3.单价较低和技术含量低的商品。单价较低的商品消费者可在第一次购买后通过使用决定是否再次购买,其风险性较小,特别是对一些价格敏感度较高的日用品,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价格较低的PB商品。而单价高的商品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比较谨慎的,不可能在购买后如感觉不如意就简单地再买一个。另外,技术含量高的商品不宜作为PB商品开发对象,一则大多数超市不具备这些商品的开发实力,二则这类商品的品牌忠诚度一般较高,不宜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态度,三则这类商品往往需要强大的售后服务力量,这是超市力所不能及的弱项。4.保鲜、保质要求程度高的商品。如食品、蔬菜、水产及其它保质类商品,商业企业以良好的商誉做保证,利用渠道短的优势及时地把货真价实的商品提供给广大的消费者。选择PB商品的具体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有打分方法,将备选商品根据畅销商品的畅销因素进行评估,将各种因素按不同程度折成数字来评估某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