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商业市场调研报告提纲一、南昌市商业概况商业宏观环境城市商业基础商业分布二、南昌市商圈分析三、南昌市各商业业态分析几发展方向第一节餐饮娱乐第二节酒店第三节大型商超四、南昌市专业市场分析及发展方向第一节五、南昌市社区商业调研及发展方向六、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分析第一节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特征分析第二节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供需分析七、综合论述………………………………….一、南昌商业概况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南昌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大刀阔斧的改革,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一、南昌商业宏观环境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50.0:46.3。A、近年南昌GDP602705.44841.111007.71184.57020040060080010001200近5年GDP(亿元)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近5年GDP(亿元)602705.44841.111007.71184.57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50.0:46.3。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B、南昌人口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C、产业结构近年GDP增长速度15.50%16.50%16.80%15.2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近年GDP增长速度15.50%16.50%16.80%15.2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常住人口(万人)445.5448.6451.1483.9642043044045046047048049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常住人口(万人)445.5448.6451.1483.96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南昌三大产业结构性调整,各类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产业园区形成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对商业的发展形成坚实的基础。二、南昌商业基础A、城市概况南昌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素以“英雄城”著称。全市共辖五区(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郊区)、四县(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总面积7402.86平方公里,总人口483.96万人,总户数119.26万户,户均2.99人,人口密度606人/平方公里,城区总面积为617.07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180.99万。市内以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并有赣江、东湖、西湖、青山湖等众多湖泊。同时,南昌正在加快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到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60-300万,中心城区范围达到260平方公里。B、交通状况南昌历来是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也是大京九铁路唯一途径的省会城市。航空昌北机场距市区23公里(昌九高速公路经过),每周有近百个航班抵达各地,航班主要通达线路有南昌至北京、福州、广州、海口、深圳、厦门、温州、西安、上海、香港等25条航线。铁路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境内贯穿交汇,浙赣、湘赣、南浔、赣宁等铁路主干线纵横穿越。10.26.445.954.643.9390102030405060三大产业结构前期比重现期比重前期比重10.245.943.9现期比重6.454.63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