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工作总结20XX年是镇江教育全面完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任务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积极弘扬“挑战现实,追求卓越”的镇江教育精神,切实瞄准教育“率先当强”的发展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美好镇江”的大局,紧紧抓住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维护和发展教育民生等重点工作,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取得了全新的成绩,谱写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崭新篇章。1.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全面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谐校园”建设展现新气象。根据市委安排,结合教育实际,确立了教育系统开展大讨论活动的“一个主题”——办人民满意教育,“两大重点”——学习、实践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规律和树立“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的时代新风。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奥运会及抗震救灾精神的学习宣传,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2000万元学校安全技防设施,创建市安全文明学校191所。以“大爱镇江,爱在教育”为主题,先后开展了“感动校园十佳(学生)之星”、“感动学校十佳教师”、“感动教育十大社会人物”系列评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展示了镇江教育发展的新形象。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向灾区捐衣被”等捐赠活动,先后为四川灾区捐款1100多万元。2.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扎实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坚持“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原则,加强了对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举办了“镇江·绵竹学生手拉手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切实将立德树人的工作做好、做实。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切实做好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月10日,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21家国家级新闻媒体的30名记者,齐聚镇江作专门报道。第1页共7页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我们坚持以开展“课程改革校校行”活动为抓手,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构建了全市0-6岁学前教育体系、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与检测体系,先后制定了《xx市市属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xx市市属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高奏教育管理主旋律”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提高。2008年中考命题、阅卷及高中招生工作顺利完成;备受各界关注的2008年新高考实现了“开门红”: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不包含已提前录取和体育、艺术类达线考生)为5191人,比去年增加332人,增长6.83%。镇江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市本二以上达线人数从4000到5000人的“千人跨越”,市直也用3年时间,于07年跨过了本二以上达线的“千人大关”(2005年超过600人,06年超过800人,07年超过1000人),实现了“三年三级跳”,08年又在生源减少数占全市一半以上的不利条件下(全市减少720人,市直减少420人),再次闯过了“千人大关”(1002人)。4月份,xx区上党中学顺利通过省三星级高中评估验收,11月底,xx市实验高中接受了省四星级高中评估验收。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配合市政府、市政协开展了职业教育专题调研,制定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开展了市合格职业学校的评估工作,以旅游学校迁址扩建为标志的市属职业学校的布局调整也已经基本到位。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全年共创建省四星级职业学校2所,三星级4所,争取国家级实训基地项目1个,省级软件基地1个,创省示范专业7个,省级课该实验点4个,参加全省师生职业技能大赛,有70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职校毕业生“双证率”超过99%,就业率超过96%,其中80%的学生直接服务于本市各用人单位,职业教育支撑起了全市教育的“半壁江山”。xx市职教中心2名同学,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3.继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加快构筑教育第2页共7页人才高地,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新增强。继续开展“城乡教师手拉手”活动,大力实施“千校万师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