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市辖一区、两市、8县和**高XX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综合开发区、华山风景名胜区四个管理委员会,地处中西部的结合点,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总人口548万,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属于农业大市,曾是陕西的“粮仓棉库”。历史文化悠久,曾出过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文化名人。**是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的故里,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爱国将领杨虎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著名作家杜鹏程等也都是**人。**市境内资源能源丰富,煤、钼、金、石颇具优势,以渭北“黑腰带”闻名全国。全市列入保护和开发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国家级24处,特别是以山(西岳华山、少华山)、水(黄河古渡、洽川湿地)、圣(司马迁祠、仓颉庙)、陵(唐桥陵、泰陵)及“民居瑰宝”党家村为主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的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就。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一、20XX年计划执行情况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决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新推进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呈现出“增势强劲、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格局。第1页共11页--全市生产总值实现801.42亿元,增长15%,完成年预期770亿元的10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8.94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完成394.55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完成277.93亿元,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2.25亿元,增长45.7%,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65亿元,增长32.7%。--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4.91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占年预算33.29亿元的102.1%,增长20.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1.8亿元,占年计划226亿元的102.5%,增长18.6%。--进出口总额完成1.69亿美元,增长47.1%,其中出口1.01亿美元,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18元,完成年预期目标的99.6%,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4372元,完成年预期目标的104.1%,增长2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万人,较年计划6万人目标多出1.3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1%,低于年计划4%目标0.79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超额完成年计划4.8%的目标任务。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4%。(一)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努力在项目建设上谋创新、求突破,全市18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1%。渭-蒲高速、连霍高速渭潼段改扩建、富平实丰200万吨水泥、韩城裕隆100万吨焦化等46个项目竣工投产或建成投用,西包、大西、西南铁路正在抓紧建设。170个前期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20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从发改渠道共争取到位中省各类项目投资达22.1亿元,吸引了金融信贷向重点项目大量注入,激发了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全年招商引资新签约合同项目368个,到位资金达230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5%。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继续发挥了主导拉动作用。第2页共11页(二)工业结构加快转型。大力支持重点行业和支柱企业发展,龙钢集团跻身全国500强,金钼集团产值突破百亿元,**中联重科挖掘机整装下线,拓日太阳能、安信电子、舜天锂电池等新能源项目投产运营。坚持“一县一园、一园一业”的思路,修编园区发展规划,加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3个工业园区当年投资60亿元,新增入园企业200户。高XX县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