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期总561期无锡市供销合作总社二○○八年九月十七日━━━━━━━━━━━━━━━━━━━━━━━━━━━━━━━━━━━━━━━编者按:《无锡市供销合作社社志(1986-2005年)》编修工作实施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精心组织本单位本行业的编修任务。目前,各单位基本处于稿件编写和修改完善阶段,大部分单位已理出脉络,形成篇章,需要进一步突出主线,修改完善。这其中市月亮轴瓦有限公司已于上周基本完成了“送审稿”的编写,且稿件质量较高,记述客观准确、结构清晰,比较符合史志编修的要求。现予以转载,供各单位学习参考,确保9月底之前基本完成送审稿。无锡市月亮轴瓦有限公司(1986-2005年)(送审稿)无锡市月亮轴瓦有限公司是由无锡商业机械厂逐步演变发展而来。为改变商业饮食、服务行业完全靠手工操作的状况,1974年初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提出了“商业也要办机械厂”的要求。1974年6月经市计委批准,由市财贸系统革命委员会拨资20万元,创办了国营无锡商业机械厂,隶属于财贸长街片革命委员会领导,厂址设在南长街日晖桥旁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杀猪作坊内,当时有职工8人,旧设备5台。开始设计制造简单的土豆脱皮机、切肉丝机、和面机等商业机械。1975年5月财贸片块撤消,工厂划归市商业局直接领导,同年在北桥建筑路1号征地3.9亩,扩建简易厂房480平方米,1976年初搬迁至新厂后,又继续增加投资,添置设备,并再次征土9.9亩,扩建厂房2768平方米,相继建成了金工车间、装配车间、锻工间、材料仓库等用房,至此初步形成了一家以生产商业机械为主的小型机械厂。1977年市商业机械厂接受了中商部下达的为日野、三菱、五十铃等进口汽车试制轴瓦配件的任务,经过努力,当年就试制成功并生产了各类发动机轴瓦2万多片,完成了中商部的任务,自此工厂开始生产商业机械和发动机轴瓦二大类产品。1978年10月,无锡市供销合作社重建,商机厂被划归无锡市供销社领导,为理顺关系,1979年1月,无锡商业机械厂改称无锡供销机械厂。1979年10月工厂在全国工商管理总局注册了“月亮”牌产品商标,一直沿用至今。1983年5月,市商业局饮食公司所属饮食机械修造厂有偿并入供销机械厂,增加了面条机生产任务。1984年12月,为使厂名与产品对口,经市计委批准,市供销机械厂更名为无锡市食品机械厂,并增加了一块无锡市轴瓦厂的牌子(二块牌子,一套班子),以生产食品机械产品为主,轴瓦产品为辅。在工厂扩展、产品更新的同时,员工也不断增加,继1975年20多名部队复员退伍军人进入工厂后,1979年又接收了近50名上山下乡回城知青,此外陆续有院校及社会劳动力统派调入,因此到1985年底,全厂共有职工164人,年产值130.4万元,利润13.06万元,自有资金45万元,固定资产142.5万元,各种设备80台,建筑面积5380平方米,全年生产食品机械400多台,轴瓦30多万片。一、简述1984年底无锡食品机械厂(又名无锡轴瓦厂)挂牌时,当年的106万产值中食品机械的比重还占60%以上。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轴瓦的需求与生产也迅速增加。1988年的324.63万元销售额中,食品机械只有74.63万元,占22.99%,轴瓦成为食品机械厂的主要产品。因此,1989年5月,为适应市场需求,经市计委批准,工厂又变更为无锡市轴瓦厂(又名无锡市食品机械厂)。在以后几年发展中,由于轴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工厂生产的重心也大幅度向轴瓦倾斜,因此食品机械产销量逐年下降,1992年全年962.6万元销售中食品机械只有12.6万,占1.31%。1993年4月,市供销总社决定,市食品机械厂从无锡市轴瓦厂划出,单独设立。市轴瓦厂也成为生产轴瓦的专业工厂。随着轴瓦销售市场的拓展,产量递增,生产设备和人员的增加,原有的生产场地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1992年轴瓦厂在无锡新区14号地块(现旺庄路60号)投资800多万元,购置了14000多平方米土地并建造了6000多平方米厂房,于1994年9月搬迁至新厂房,原建筑路老厂区由食品机械厂使用。2001年5月,无锡市轴瓦厂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并更名为无锡市月亮轴瓦有限公司。改制后的公司股权中,市供销总社占股20%,自然人股占52.5%,其他法人个股为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