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方案一、城市概况(一)叶县简介叶县古称昆阳,她的文明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叶县古为豫州地,周为应侯国,春秋时期属楚,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这里是叶姓始祖沈诸梁的封地,海内外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昆阳之战就发生于此。孔子、黄庭坚、李白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或为官于此,或游历于此,留下了广为传颂的不朽佳话和历久弥香的精美诗篇。叶县县城是“河南十大古城”之一、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秦汉古城遗址、昆阳古战场遗址等历史遗迹30多处,有明代县衙、叶邑古城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和2100件弥足珍贵的馆藏文物。中国岩盐之都、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南省十大古城——叶县(叶,古音“射”,今读“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平顶山市。地处黄淮平原与伏牛山余脉结合部,辖7个镇、11个乡,580个行政村。叶县境内既有伏牛山水,又有桐柏山水,风景旖旎,魅力独特。燕山水库、石门水库、望夫石山等自然景观令人神往。古人曾用“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来盛赞叶县的秀美山水。境内有汝河、沙河、灰河、湛河、澧河、甘江河六大河流,有燕山水库、孤石滩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和29座小型水库,其中燕山水库,是国家重点治淮工程。叶县交通便利,正在建设的许平南、洛平漯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境内,311国道、豫01线、平驻、平桐公路纵横交错,平舞铁路斜穿全境,投资1.3亿元全长66.5公里的逍白、庙洪、时南三条省道正在建设,交通网路四通八达。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主要名胜古迹有叶公问政处、子路问津处、叶公陵园、明代县衙、文庙、翠花桥、昆阳古战场等,自然景观有孤石滩水库、望夫石山、石门山、问村岛等。其中明代县衙和叶公陵园已被列入平顶山市“外八景”。(二)自然特征叶县所辖行政区版图,形似一个规则三角形,呈西南东北走向,全县山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1%;丘陵面积约为26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19%;平原及洼地83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0%。全县土地总面积208万亩,县内土壤主要有三个土类,其中黄棕壤土类169.5,占总面积的81%;砂姜黑土类14.2万亩,占总面积的6.9%;潮土类21.75万亩,占10.6%,境内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甘江河六大河流经过,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92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1.99亿立方米,地表自产径流量3.51亿立方米。叶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气温14.8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0.1毫米。(三)自然资源叶县区位优势明显,是平顶山市区的南大门,可直接接受平顶山的辐射作用,便于经济、商贸、信息交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岩盐、铁、煤、大理石、石墨等23种,其中岩盐分布面积400平方千米,储量2300亿吨,氯化钠含量90%以上,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磁铁矿储量1173.3万吨以上,大理岩、花岗岩450万立方米,含钾岩石1000万吨以上,白云岩1240.5万吨,石墨670万吨。叶县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主要有盐、石油、煤、铁、磷、铝钒土、大理石、钾、石墨、白云岩等。其中,岩盐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总储量2300亿吨,是全国第二大内陆盐田,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叶县处于南暖带向北热带过度地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入境水平均总量为13.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4.92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有汝河、沙河、湛河、澧河、灰河、甘江河六大河流经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有大小水库30多座,其中燕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69平方公里,总库容9.25亿立方米,是国家治淮重点工程。叶县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生长,现粮食年产量46万吨,并形成了蔬菜、食用菌、畜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四)经济情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叶县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重点做好“工业强县”、“畜牧富民”两篇文章,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