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轿车市场现状分析及市场开拓刘剑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轿车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一个“亮”点2002和2003年我国的轿车消费市场出现了“井喷”现象,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良好的增长势头并没有长久延续,2004市场开始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2005逐步进入稳定状态,2006到2007市场保持着稳定态势,然而2008年又再次出现市场困乏.随着时间的推移轿车市场出现了各种新的局势,如何在现行状况下促进消费,开拓市场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轿车市场需求状况、消费潜力、消费结构、国际金融的影响、以及消费环境等方向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轿车市场所出现的各种现状,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如何开拓轿车市场的各项建议及方案。关键词:轿车市场金融危机消费环境市场开拓。(一)我国轿车市场现状分析1.我国轿车市场发展迅速,近几年呈现稳定发展态势,2008年再次呈现疲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轿车需求量占汽车需求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2000年,轿车需求占汽车总需求的比例已达到40%左右,2005年已经发展为53.7%,到2007年发展为60%左右,而且还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随着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具备了购买轿车的消费能力。尤其是进入2002年以来,私人购买轿车的绝对数量和占整个轿车消费比例大幅提高,中国轿车消费进入一轮快速增长阶段。轿车需求爆发性增长,出现“井喷”行情。2002年生产109.08万辆,销售112.6万辆。2003年,轿车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2002年市场竞争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不同,产品间的品牌竞争正逐步取代纯粹的价格竞争,并成为各厂家未来的主要竞争手段。2003年全行业整体供求保持平衡,轿车产品技术、品牌等差异化因素导致各厂家间开始出现分化。但好景不长,2004年我国轿车市场开始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轿车需求急剧下降,企业及经销领域库存激增,价格战此起彼伏,消费者持币代购情绪严重,汽车厂家利润大幅减少,大批企业进入亏损的行列。进入2005年以后,轿车市场逐步入稳定发展状态,2005年销售278.万辆,同比增长24.31%。2006到2007年期间轿车继续保持稳定发展,2006年销售382.89万辆,同比增长36.89%,2007年销售量为472.66万辆,同比增长23.46%。2008年由于国际性经济危机,加上上半年油价的暴长,前3个季度,销售378.91万辆,同比增长10.1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一五.57个百分点,轿车销售再次低迷。下半年虽然油价有大幅度下跌,但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未来预计短期内国内市场将继续保持温和,疲惫状态。2.我国现行轿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国内轿车消费主要分为公务商务用车、出租用车以及私人用车。2002年起,私人轿车消费所占比重超过公车消费。轿车产销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私人轿车消费需求的增长,只要宏观经济增长平稳,汽车消费环境保持平稳,轿车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自1995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0%。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也随之不断升级,从十几年前的“拾元级”、“百元级”到近几年的“拾万元级”,“百万元级”。根据轿车普及率和人均GDP变动的国际经验,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期间是轿车普及率上升最快的阶段。2007年,中国人均GDP接近2481美元,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大城市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了轿车购买、消费能力。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无疑对我国轿车消费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近期我国轿车消费同比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轿车消费逐步迈向理性阶段,但是这只是短暂的停顿,未来轿车消费将逐步恢复,消费潜力依旧巨大。3.未来中高级轿车将保持消费主流。国内轿车消费经历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成熟过程,随着汽车产品的不断丰富,可供我们选择的面也越来越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已从原来的感性消费开始了更加理性的选择。现在,消费者已从单纯追求经济实惠,转向对安全、舒适、时尚和个性化的全面关注,中高级轿车产品的全面升级可谓时逢其时;齐全的装备、时尚的外部造型、舒适宽敞的内部空间、个性化的设计、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