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龄办包村帮扶工作完成情况汇报材料从20XX年开始,根据市委关于开展“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包帮办法,我办对xx市黄山馆镇耩下刘家村、黄山一村进行对口包帮工作。根据包帮村的综合资源、基础条件及村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包帮规划及实施方案。20XX年初,市委又将xx市黄山中学列为我办的帮扶学校。经过三年来的对口包帮,耩下刘家村在20XX年度、20XX年度连续两年被黄山馆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从年年考核的倒数第一的后进村变成镇里的先进村;黄山馆一村在20XX年度被xx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XX年被xx市评为“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20XX年被xx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XX年度、20XX年度被黄山馆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党支部”、“标兵集体”,现已成为黄山馆镇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现将我办包帮“两村一校”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高度重视“两村一校”对口帮扶工作市委《关于开展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实施意见》通知下发后,我办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文件有关精神,对文件有关规定摸准吃透,组织成立了包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老龄办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两名科长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与xx市老龄办、黄山馆镇党委政府联系协调,建立了市、县、镇三级共同帮扶工作机制。市老龄办主任巴信崇同志多次带机关干部到黄山馆镇、包帮村、校实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与包帮村班子成员共商发展大计,并走访慰问村里的困难家庭和困难老人。近三年,我们始终把包帮“两村一校”工作列入我办党组会、办公会的重要议事内容,定期不定期下派包帮工作组深入到包帮村、校,和基层同志一起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发展缓慢的村迎头赶上。二、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包帮工作组成立后,主要领导亲自到包帮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黄山馆镇一村、相对发展缓慢村黄山馆镇耩下刘家村和黄第1页共6页山中学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了解掌握了“两村一校”的具体情况。(一)黄山馆镇一村的情况。黄山一村位于黄山馆镇驻地,北临渤海。现有居民186户,人口512人,60岁以上老人81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6人。全村有党员28人,女党员3人。该村有耕地702亩,粮田面积350亩,主要经济作物352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苹果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滩涂养殖业和土地发包收入。目前,集体资产净值120万元,集体可支配财力6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9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900元。该村主要道路已硬化,村内道路两旁比较整洁,环境卫生良好。今年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由4名成员组成,赵永信同志任书记兼主任。村两委在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能够取信于民、问计于民,民主决策,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班子成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2006年获得“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二)黄山馆镇耩刘家村情况。黄山馆耩刘家村位于黄山馆镇中部,地势多为丘陵。现有居民170户,人口410人。60岁以上老人有86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5人。全村有党员22人,女党员1人。该村有耕地702亩,粮田面积350亩,主要经济作物352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苹果为主。能浇上水的耕地只占总耕地的1/4,多数耕地是旱田或耩地。由于耕地土壤贫瘠,投入大,产出底,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村集体无经济来源,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该村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村情比较复杂、干群关系紧张,导致该村很长时间未进行换届选举。该村是黄山馆镇的经济弱村,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帮扶的困难村。(三)黄山馆镇黄山中学地处黄山馆镇所在地,学校土地面积1779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绿化面积6999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8人,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429人。有校级领导2人,中层干部6人。从实地走访情况来看,该校环境优美,领导以校为家,教第2页共6页师敬岗爱业,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关心集体,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荣获“xx市安全文明校园”、“xx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xx市文明单位”、“xx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