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1、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根据是(D)A、环境功能的不一样B、环境范围的大小C、环境要素的不一样D、环境要素的形成2、我国初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C)A、1954年制定的《宪法》B、1975年修订的《宪法》C、1978年修订的《宪法》D、1982年修订的《宪法》3、首创“三同步”制度的国家是(D)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4、建设项目对环境也许导致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A、环境影响汇报书B、环境影响汇报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5、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标的(B)A、地方环境质量原则B、地方污染物排放原则C、地方环境保护基础和措施原则D、地方球境基准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行政惩罚规定的最高罚款额为(D)A、10万元B、20万元C、50万元D、100万元7、《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A、1年B、2年C、3年D、8、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A)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B、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C、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D、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9、石油型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包括(D)A、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C、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臭氧D、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颗粒物和铅10、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D)A、污染物量大但种类单一B、海水容量大轻易治理C、污染危害大但即时性强D、海水流动性强污染轻易扩散11、国务院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专门行政法规是(B)A、《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C、《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D、《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2、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C)A、易评估和临时性B、分散性和持续性C、无形性和多发性D、危害大和复杂性13、《危险货品分类与品名编号》中规定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包括(C)A、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B、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C、易燃气体和氧化物D、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14、《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严禁出口(D)A、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B、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C、可以用作药材的野生植物D、新发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15、严禁从事旅游、游泳活动的最低程度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是(A)A、一级保护区B、二级保护区C、三级保护区D、四级保护区16、我国《草原法》所称的草原是指(B)A、草山、草甸B、草山、草地C、天然草地、人工草地D、草地、草甸17、甲村将村集体所有的荒山以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出让给乙企业有偿使用70年。后勘查出荒山的地下富含铁矿。荒山地下铁矿的所有权和采矿权的归属是(C)A、乙企业拥有70年采矿权,但所有权归国家所有B、乙企业拥有70年采矿权,但所有权归甲村村集体所有C、所有权和采矿权均归国家所有D、所有权和采矿权均归甲村村集体所有18、意在保留和提供环境的“本底”而划定的特殊环境区域是(C)A、森林公园B、风景名胜区C、自然保护区D、自然遗迹地19、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是(A)A、建设部B、国土资源部C、国家林业局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建设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汇报书,应当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征求建设项目(D)A、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B、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C、所在行政区域公众的意见D、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21、一般而言,环境权是指(C)A、法院有审理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权利B、国家有管理环境的权利C、公民享有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D、企业在获得排污许可后,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22、下列罪名中不属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是(B)A、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B、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失职罪C、盗伐林木罪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3、《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应当(C)A、按有关行政区域分段管理进行统一规划B、按多部门共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C、按流域或区域进行统一规划D、按流域和季节变化进行统一规划24、首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A)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25、根据《水土保持法》规定,严禁开垦种植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