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培训的创新--------------------------------------------------------------------------------知识的折旧越来越快,没有任何人可以抗拒学习培训,没有任何企业可以不重视培训。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这个时期成功的公司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最有竞争力、更富生产性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一个是把办公室与教室连在一起。”我国很多企业的培训方式(请几位老师来企业上上课、办办讲座)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培训内容仅仅提供新员工“厂史教育”、上岗培训也是远远不够的。人力资本既然需要培训这种投资,就应寻找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投资方式。外企在培训方面有很多创新的举措,本文做了一个粗略的归纳,希望给我国企业培训带来一点启发:原来培训还可以这样做啊!◇培训理念的创新一直到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培训体系都存在严重的问题:领导对培训重视不够,投资严重不足;一些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根据对部分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只有5%的国企增加了培训投资;20%左右的国企年人均教育培训经费只有10-30元;30%的国企人年均不足10元;其他国企因连年亏损早已停止对培训投资。这样的投入,不要说激励、保留员工,连基本的业务培训都做不到。人力资本需要培训才能增值,离开了培训只能是不断折旧、贬值。不仅普通员工是如此,企业的管理者更是这样。国企大面积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经营者素质的欠缺,期权、期股、MBO等产权激励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可是这些经营者认识不到自身的人力资本正在不断退化贬值,只是一味在产权问题上转圈圈。于是我们的国企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不重视培训→素质低、人力资本贬值→只拼物质资本竞争(最典型的是彩电价格战)→亏损→忙着扭亏、培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培训的资金更紧张)→员工士气低落、人力资本继续贬值→…“亏损”与“缺乏学习培训”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其实,培训并不是说一定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关键看领导是否重视——我党在延安时期够困难了吧,照样办大学培养人才。所以说,企业领导首先在培训的观念上要创新,把培训当作一件投资回报率最大的投资来抓。与我国国企形成对比的是:在过去50年间,西方组织和企业的培训费用一直在稳定增加。美国企业每年在培训上的花费约300亿美元,约占雇员平均工资收入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包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括麦当劳、肯德基在内,都开办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则建有自己的大学,每年在培训上的投资高达1、2亿美元,GE公司每年投入培训、教育的经费高达9亿美元,董事长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亲自授课等。英国大东电报公司1993年投资1600万英镑,在伯明翰附近兴建了一所非常现代化的管理学院,平均每月培训各级主管和技术人员150人,讲课人90%以上来自公司高层,或是有关方面的权威专家。一些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后,也纷纷办起培训中心或管理学院,如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培训费用的巨额增长说明外企管理思想的变化。过去,培训常常被看成是昂贵且得不偿失的活动,培训者在西方国家总是被最后雇用而最先解雇的人。目前,虽然仍有一些组织认为培训预算应随利润大小而波动,但是,将人员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已成为明显的趋势。大通曼哈顿银行规定:“凡无正当理当且多次拒绝参加培训者,银行予以解雇”,可见其对培训的高度重视。大通曼哈顿银行把培训与晋级、提升、奖励紧密结合,使用这种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员工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银行搞了一个员工鉴定表,每人每年都要填写一次,其中是否参加培训是重要的一栏,这一栏的情况关系到将来加资晋职的机会。重视更体现在对教育费用的重金投入上,重金的投入加快了人才培训的步伐,也间接地加速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内部素质的提高,大通曼哈顿银行总裁说:企业的实力是一定要让人才队伍超前于事业发展,才能更快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并得以发展。“职工培训是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