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关于做好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各院(系):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对学校办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规范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根据我校建设有鲜明传媒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信息传播领域高素质、强专业、善实践、勇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遵循“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因材施教”的原则,各教学单位要认真做好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遵循的基本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要体现我校博雅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重点设计好精练而实用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拓宽其知识面,可设柔性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限选)和专业拓展课程(任选)供学生选修。要加强和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具体设计中,首先区分好专科与本科教学之不同,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课程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要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进行课程重组和整合,减少课程门数,避免内容重复,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适应性原则: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要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应用性原则:培养方案应根据培养目标、规格及基本要求而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应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柔性化原则: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在保持主干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或有关的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要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培养方案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处理好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关系。5、开放性原则: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相对我校而言,应注重与传媒业界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应主动争取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每个专业应成立不少于5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应包含有2名以上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提倡从本专业的实际出发,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类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施“双证融通”。第3页共17页第2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7页“双证融通”即学历证书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相互融合沟通,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之中。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关于本科教学可采用“平台+模块”、“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教学环节时段的划分有:“3+1“、“211”、“2+2”、“1+2+n”等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取。对于专科教学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可采用订单培养、“2+1校企合作培养”、“233多学期工学交替”、“411”等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