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070102)(Informationandcomputationalscience)一、专业简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设立的,由应用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应用性理科专业;它包括四个研究方向:计算数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运筹科学,能够解决科研单位、工程部门、商业机构、金融证券、软件行业、网络电信等诸多领域中遇到的信息处理和科学计算问题。目前本专业由博士、硕士作为学科带头人组成了一支优秀师资队伍,科研力量雄厚,教学条件完善,具有培养本专业本科学生并在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信息科学、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熟练的计算机技能,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科学技术和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企业、金融、信息、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经济计算、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及研制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三、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4.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四、主干学科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五、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方法、运筹与优化、信息科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网络技术基础)与应用、计算机软件、信息与编码、计算机图形学和大学物理等。六、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计算机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七、学制本科标准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见附表一)十、指导性教学计划(见附表二)附表一: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约占总学分比例学时约占总学时比例A.通识教育课程必修5529.97%85634.29%选修105.45%1606.41%B.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54.529.70%87234.94%选修84.36%1285.13%C.专业课必修94.91%1445.77%选修2111.44%33613.46%D.集中实践环节必修2413.08%24周E讲座、个性要求2+(6)1.09%毕业总学分183.5100%2496100%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编码实践环节名称学分周数各学期周数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0011702入学教育与军训(2)(2)0011703公益劳动(2)(2)0011704社会实践(2)(2)1151749数值计算方法课程设计1111151750数据结构课程设计1111151751计算机实验Ⅰ1111151752计算机实验Ⅱ1111151753计算机实验Ⅲ1111151754毕业实习5551151755毕业设计141414合计2424111219第4页共7页第3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7页专业负责人签字:主管院长签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数课内学时课外学时各学期计划周学时安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讲课实验上机实践自学16周18周19周17周18周17周17周0周校历及时间分配总表(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教学考试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入学毕业教育综合实验计算机实验假期合计周次学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ΧⅡⅢTΔΟ≡一T←→∶∶≡≡≡≡≡1621524二←→∶∶≡≡≡≡≡≡182626三←→∶∶≡≡≡≡≡192526四←→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