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调查方案目录一、总说明……………………………………………………………………………………21二、报表目录……………………………………………………………………………………23三、调查表式……………………………………………………………………………………24四、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39五、附录………………………………………………………………………………………………69(一)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69(二)国别(地区)代码…………………………………………………………………………70(三)环境保护产品填报目录与代码………………………………………………………………75(四)环境友好产品填报目录与代码………………………………………………………………87(五)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填报目录与代码…………………………………………………………92(六)环境保护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清洁生产技术填报目录与代码……………………93(七)项目服务模式填报代码…………………………………………………………………………98(八)项目治理领域填报代码………………………………………………………………………99(九)园区类型填报代码………………………………………………………………………………100(十)污染治理设施主体工艺填报代码………………………………………………………………101第21页共9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1页共96页一、总说明环保产业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对于改善我国环境质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分别于1993年、2000年和2004年开展过三次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不同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开展产业研究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资力度迅速加大,直接带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结构、布局和技术水平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展新一轮调查,摸清产业现状,有利于科学制定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并根据《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环办函[2011]1310号)精神,制定本方案。(一)调查目的通过开展调查,摸清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行业经营状况、产业结构、规模、布局和技术情况等,建立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数据库,为分析研究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市场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数据支持,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和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统计标准奠定基础。(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为2011年12月31日前在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正式登记注册的专业或兼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环境服务活动,并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单位和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销售(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法人单位,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由法人单位统一组织填报。涉及单位类型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1.本调查涉及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环境保护产品、环境友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生产经营。其中,环境保护产品包括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设备、材料和药剂、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环境友好产品包括经过有关国家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