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力资源-20221.0宏观环境分析报告VIP免费

人力资源-20221.0宏观环境分析报告_第1页
1/14
人力资源-20221.0宏观环境分析报告_第2页
2/14
人力资源-20221.0宏观环境分析报告_第3页
3/14
第1页共14页0.02.04.06.08.010.012.014.016.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GDP增率5年6年7年8年9年10年11年12年13年图1.11981—2004中国GDP增率移动平均结果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1.1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分析自1956年开始,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个五年计划,进入了“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十个五年计划之中,我国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近年来,经济整体走势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之下,表现出了良好的周期性发展态势。借助中国1981~2004年期间中国GDP增长速度的数据,分别利用5~13年的步长通过几何平均法进行移动平均处理(见图1.1),可以将我国自1981年以来的发展归纳为1981~1990和1991~2001两个经济周期,这两个10年中的我国经济虽然没有如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定义的那样完整的经历经济复苏、经济繁荣、经济萧条和经济衰落四个阶段,但都形成了经济的有迹可寻的周期性起落波动,其运行轨迹可以为我们后十年间的经济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中经济周期,与时间跨度较长的大经济周期相区别,主要目的是借助宏观经济形势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为其后的房地产产业波动及其作用之下的本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确定基调。按上述两个经济周期的运行轨迹推断,2002~2012将成为我国的第三个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最高速度也将同样出现在周期的第2~4年,即2003年至2005年期间,同时,经济波动幅度将会进一步减小,经济增长将更趋平稳。2003年、2004年及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表现充分的印证了我们对第三个经济周期的判断。2003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GDP保持了快速增长,比2002年增长了9.1%;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于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居民消费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好转;进口大幅上升,贸易顺差减少;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上升较快;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快速增长。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2004年GDP达136515亿元,比2003年增长9.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获得丰收;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市场物价涨幅有所提高,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外经外贸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7%,收入水平随经济的增长而稳步提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国民经济继续在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内运行,工业、物价、出口、金融等多项经济指标呈现良好开局,充分体现了有保有压、有高有低的发展趋势,今年一季度在经济惯性高速增长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双重推动下,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GDP增长9.5%,比上年同期降低0.3个百分点,在投资总量增速回落的同时,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消费品零售额稳步上扬,物价涨幅进一步减小,通胀压力减轻。可见,我国现在正处于2002~2012这个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达到周期性顶峰,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有适度的回落,但从上述两个经济周期的波动轨迹来看,波动幅度不会太大。在1981~1990的经济增长周期中,GDP增长的最大值为15.2%(1984年),而最小值为3.8%(1990年),其波动幅度达到11.4个百分点,而在1991~2001的经济增长周期中,GDP增长的最大幅度为14.2%(1992年),而最小值为7.1%(1999年),其波动幅度仅为7.1个百分点,经济波动呈现趋缓的态势,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中央政府掌握相当的经济和政治资源,以及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加强,都使得我国经济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经济总量的扩大减弱了大幅波动的程度和可能性,政府掌握大量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则是应付经济动荡的基础。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力资源-20221.0宏观环境分析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