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教育学部分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性)?真题解析: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题1.树立对的的学生观。2.采用对的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3.加强自身修养。4.积极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3.简述课程的理论流派。解析:一、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1.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菲斯泰洛齐。重要观点:主张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唯一途径。2.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重要观点:认为只有经验感觉才是实在的东西,强调经验的积累和练习,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非能力。二、学科中心论和小朋友中心论1.学科中心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重要观点:主张学校课程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关键,以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为目的。2.小朋友中心论: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重要观点:小朋友中心论倡导活动课程和经验课程,主张按照小朋友的需要、爱好和能力以及经验来设计课程,按小朋友个体经验发展的逻辑来组织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顺应和满足小朋友自然发展的需要。三、社会中心论代表人物:美国布拉梅尔德。重要观点:主张应当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来组织学校课程。4.在新课改中,教师应当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增进者(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小区型的开放教师5.根据德育的基本原则来分析应当怎样进行德育。(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对的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2)正面教育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友好发展的德育原则。(4)尊重与严格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惜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规定相结合的德育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性和个性特性,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措施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6)教育的一致性与持续性的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多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原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7.简述现代教学观的变革趋势。真题(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成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8.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目前哪些方面?真题(1)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9.为何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教师通过专门的训练,教育效果很好。3.学校教育能控制影响人发展的多种原因。10.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是什么?1.示范性2.独特的再发明性3.劳动的复杂性4.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5.劳动效果的隐含性。教育心理学部分1.简述桑代克提出的三条重要学习律。真题(1)准备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并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无活动就会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其活动也会感到烦恼。(2)练习律练习律是指一种学会了的反应的反复将增长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反应受到的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弱。(3)效果律效果律是指假如一种动作跟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