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朱用文(2010年3月3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县200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趁势而上,扎实工作,确保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会,刘群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2009年经济工作的基本估价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力推进“旅游带动,工业强县”战略,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带来的重重困难,抢抓机遇,共克时艰,埋头苦干,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一年,我们加快建设实力慈利,经济总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009年是我县经济发展中又一个最为困难的年份,同时也是我县历史上发展最好的年份之一,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几项主要指标实现了新跨越: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6.7亿元,增长13.9%,从1997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0亿元,我们用了8年时间,在2006年到2009年的4年时间内,生产总值从30亿元增长到66.7亿元,翻了一番多。实现财政总收入4.02亿元,增长22%;一般预算收入2.69亿元,增长32.9%,从2006年首次突破亿元到现在翻一番多,仅用了三年时间。完成财政总支出13.5亿元,增长27.4%,是2005年的3.5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92元,分别增长8.1%、12.5%。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效,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6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5.2亿元。能源、矿产建材、轻工、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集群逐步壮大,水电产业总产值达到6.1亿元,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二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牢固。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5.6%。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6.5万亩,增长8.7%,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烤烟、柑桔、茶叶、蔬菜、中药材、生猪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提质增效,收购烟叶8.67万担,实现税收1310万元。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家。三是旅游经济的整体实力越来越壮大。大峡谷、五雷山、温泉等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旅游接纳能力进一步增强,共接待游客12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分别增长27.3%、20.6%。这一年,我们加快建设魅力慈利,城乡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通过实施四大平台建设,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坚实,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慈利已逐渐成为湘西北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工业园区吸纳能力大幅度提高。县财政投入资金4200万元,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新建标准厂房7200平方米,新增投产企业5家,入园企业达到17家。园区企业技改扩能步伐不断加快,全年完成技改投入2.5亿元。园区规模效应凸显,实现工业产值9.9亿元、利税2700万元,分别增长25%、47.5%。工业园快速发展壮大,主要源于基础条件改善,自2007年建立工业园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3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6800万元。三官寺阳和旅游经济区已逐渐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阳龙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连接线、阳和自来水厂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溪阳公路、经济区综合大楼等项目正抓紧建设,经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已初步显现出战略性区位优势,索口寨国际酒店、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建设步伐加快,带动了景区景点的开发,聚集了人气。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市场运作模式给我县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筹措了大量的资金,民间资本占旅游投资的90%以上,近五年来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加大解决群众出行、饮水、用电等问题的力度,新建通乡油路31公里,通村水泥路300公里,通水泥路村达到557个,占全县的81.9%,完成S303大中修工程,开工建设S304升级改造项目,实施40个村的电网改造,建设安全饮水工程75处,解决了5.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病险水库治理、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