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以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目标,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乘势而上,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有些方面实现了突破。一、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平稳,总体超出预期,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20XX年累计接待入境游客4.47万人次、国内游客21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27%、19.7%、29.8%。二、重、难点工作完成情况和突破情况(一)旅游项目强力推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跟踪服务重点旅游项目机制,加强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跟踪调度。将旅游项目建设纳入对县区旅游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推出的旅游新项目、新亮点。XX市20XX年度纳入省旅游项目库项目146个,项目总投资5984.66亿元。在建5亿元以上项目25个,新增投资额95亿元,旅游大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XX年争取到国家、XX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40万元。(二)品牌创建再掀新高潮。坚持把品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扎实推进品牌创建工作。花鼓灯嘉年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旅游局已验收完毕;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光彩玉器城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天井湖度假村等6家景区批准为国家2a级景区。禾泉农庄假日酒店、昌隆商务酒店成功创建为国家四星、三星级饭店。怀远长久饭店创建国家四星级饭店,已通过省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专家组明查暗访。创建星级农家乐10个,创建旅游商品示范企业4家。(三)智慧旅游发展实现突破。建立旅游资讯网、改版提升旅游政务网、完善旅游项目库,预计在20XX年1月份推出手机app、建成智慧旅游体验中心,在重点旅游企业布置蚌埠旅游信息发布平台(触摸屏),方便市民和到蚌埠游客在各种场所都可以及时了解蚌埠旅游资讯。第1页共3页三、主要做法、体会及存在差距、问题分析(一)主要做法与体会回顾去年以来的工作,有以下做法与体会:一是党委重视、政府主导旅游大发展。市委、市政府定期不定期专题研究旅游工作,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旅游项目调度会,建立健全调度考核制度,形成了市、县(区)党委、政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各县区也结合本辖区实际,不断加强重点旅游项目调度。二是跟踪服务力挺旅游大发展。结合相关旅游标准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注重项目前期与旅游品牌创建的融合。从项目规划、项目建设各阶段、项目建成的运营管理、旅游品牌创建申报材料准备等方面全方位介入,跟踪指导项目建设,提供标准服务,帮助企业少走弯路,避免重复拆建,减少浪费,降低项目建设成本。三是开拓市场推进旅游大发展。通过宣传,游客全方位了解对蚌埠,诱发人们到蚌埠旅游的兴趣和欲望。重视旅游宣传和促销,必须坚持以文化聚眼球,以策划作卖点,以节会作平台,开展系列旅游促销活动,制作新颖别致的旅游宣传资料,营造市场氛围,借力借势深度包装旅游产品,提升蚌埠旅游形象。(二)存在的差距、问题分析我市旅游经济与皖中、皖南一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程度不够。目前,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优势和作用发挥的还不够。随着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在建和批建中,整体发挥效应需在2-3年后逐步显现。市政府虽然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大量投入,但是投入总量仍不够大,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及各种奖励等的专项经费还没有纳入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发展。二是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在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和旅游产品组合包装方面,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缺乏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和著名旅游景区,与游客的需求尚有较大差距。虽然拥有自然资源优势,但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水资源丰富,但缺乏游客需要水上运动、游乐项目。三是文化旅游提升不够。拥有泗州戏、花鼓灯、大禹治水、垓下之战、双墩遗址等资源,但没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像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刘三姐”等能体现蚌埠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第2页共3页项目。四、20XX年度目标及重点旅游工作安排(一)旅游经济指标。接待入境游客4.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