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A.12月29日;B.1月1日;C.6月1日;D.10月1日;2、(B)设置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公安部D全国政协3、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状况,对戒毒人员实行(D)。A集中管理B统一管理C隔离管理D分别管理4、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A)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同意。A强制隔离戒毒场所B办案单位C小区戒毒机构D户籍地派出所5、人对毒品产生的依赖性是指:(C)A、只有生理上的依赖性B、只有心理上的依赖性C、具有生理、心理上的双重依赖性6、麻醉药物、精神药物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详细措施,由(A)规定。A国务院B公安部C卫生部D商务部7、《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A海关B公安机关C边防D邮政企业8、海洛因又称(A),俗称“白粉”。极易成瘾,其毒性是吗啡的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患病毒性肝炎、肺脓肿、艾滋病等症,剂量过大可致死。A.二乙酰吗啡B.氯胺酮C.甲基苯丙胺D苯丙胺类9、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B)。A六个月B一年C一年半D二年10、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简介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如下拘留,可以并处(B)。A一千元如下罚款B三千元如下罚款C五千元如下罚款D一万元如下罚款二、多选题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A防止毒品违法犯罪行为B惩办毒品违法犯罪行为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D维护社会秩序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用必要的(C.D)措施。A看护B约束C隔离D治疗3、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惩罚:(A.B.C.D)A非法持有毒品的;B非法传授麻醉药物、精神药物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措施的;C非法买卖、运送、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D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4、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置、运送实行(A.B)制度。A查验B许可C统一管理D审查5、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处分:(A.B.C.D)A偏护、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欺侮等行为的;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D私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波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A.C)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A国民经济发展B社会文明发展C社会发展D道德教育7、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根据规定处理。A毒品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品D间接用于实行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8、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来往人员B物品C货品D交通工具9、《禁毒法》规定,严禁非法传授(BCD)的制造措施。A制毒工具B麻醉药物C精神药物D易制毒化学品10、下列哪些人吸毒成瘾的,不合用强制隔离戒毒。(AB)A怀孕的妇女B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C年龄超过60周岁的D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三、填空题1、大麻类毒品分为三部分:大麻植物干品、大麻树脂、大麻油。2、1991年,在第一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上,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了“三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三禁”详细是指禁贩、禁种、禁吸。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克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吸食毒品的方式重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等5种常见方式。5、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一般应包括三个阶段:脱毒--康复一重新步入社会的辅导。6、兴奋剂是加速和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