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程目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教学过程导入简介课本封面,引入新课。回忆旧知。从国旗或国歌导入。讨论:百年中国——1901年的中国与2001年的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百年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开国大典教师简要补充七届二中全会的有关知识。绘制图表:填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的准备工作。课堂小绘画:你能准确地画出我们的国旗吗?(1949年公布的《国旗制法》规定:国旗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红旗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四颗,其中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小议论:第一届政协筹备会议期间,著名画家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得到周恩来和其他与会者的肯定。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革命已经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不应当再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选用这首歌作国歌,也要修改歌词。后经代表们讨论,决定还是用原来的歌词。请议一议,为什么还要用原歌词好?材料分析: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观看《开国大典》录像片段,交流感受,谈谈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什么?模拟直播:如果你是一位在现场的记者,你会怎样向人们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你能想象一下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吗?你知道吗: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知道为什么要用54尊礼炮?为什么要连放28响?课堂讨论: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它有什么伟大的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动动脑:中央解决西藏问题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引导学生从西藏和平解放的材料中概括这段历史的主要过程:进军西藏、通知谈判→解放昌都→和平协商→达成协议。教师介绍教材中两幅插图,说明:①中央政府对西藏的重视(可适当介绍阿沛·阿旺晋美等);②西藏地方政府和人民对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的欢迎态度。自由空间:为什么毛泽东要在政协会议上非常鲜明地强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已经站立起来了?你怎么理解?板书设计: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内容:国旗、国歌、国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三、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意义:祖国大陆统一教学反思:国旗、国歌、国徽等知识的解说,学生很感兴趣。时间所限,如果能给学生播放《建国伟业》等影片就更好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课程目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氛围: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片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a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B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C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遍环境口才展示:简介抗美援朝的战况。(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故事大王: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图中学史: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思维拓展:抗美援朝战争有什么意义呢?板书设计:一、抗美援朝原因:二、时间:三、总司令:四、过程:五、结果:六、意义教学反思:因为时代的不同,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所作所为缺少感动,是件很遗憾的事情。第3课土地改革课程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前课,指出在抗美援朝的同时,党中央在新解放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调查访问成果汇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师简要补充此前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的情况。小组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