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动乱中的国民经济课程目标:1、简述“文化大革命”中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2、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课程纲要: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原因2、表现二、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全面整顿1、九一三事件2、周恩来调整经济3、邓小平全面调整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1、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2、经济建设的某些成就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四五”运动2、“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课程重点动乱对国民经济的破坏课程难点:1、林彪集团的形成及其阴谋。2、江青集团的形成及其篡权活动。※温故知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在哪些地方?课程导入:一、经济形势的恶化1、原因:1967~1968年,在全国动乱、“全面内战”的局面中,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2、表现: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企业的规章制度被抛弃,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难以保证二、国民经济调整1、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2、1974年经济形势混乱:1974年,四人帮开展了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国民经济再度陷入混乱局面3、邓小平复出的背景:1975年,周恩来病重,毛泽东决定由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4、整顿措施:对交通(铁路运输)、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军队等进行全面整顿。5、邓小平经济整顿成效:国民经济再度回升,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三、国民经济的损失和成就1、损失:“文化大革命”时期,损失约5000千亿元,经济破坏严重,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2、成就: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的领导,以及广大群众、干部的努力,经济建设仍取得一定的成效。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国防科技也取得重大成就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飞机叛国出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机队机坠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集团被粉刷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四人帮”被,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五、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