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一、导入新课(5分钟)(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高尔基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3)名人读书的趣事: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二、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在课文中划出生疏的字词并查字典标出读音(7分钟)2、词语解释(7分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提问检查怡情:傅彩:文采藻饰:诘难:寻章摘句:味同嚼蜡:滞碍:吹毛求疵:三、朗读课文,思考题:(先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1、如何理解“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的意思?2、课文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3、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又为什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4、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不求甚解马楠邨(一)作者简介:(3分钟)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邨。福建省闽侯县人,是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幼年酷爱文学艺术,60年代初以马南村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和与吴晗、廖沫沙合写的《三家村札记》。本篇谈论的是学习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以及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二)解题:(3分钟)不求甚解,本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现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三)解释词语:(6分钟)会意:咬文嚼字:。死抠:豁然:开卷有益:一、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对什么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对这个问题是什么态度?(8分钟)二、自读课文,思考:(15分钟)1、本文的论证方式是什么?第四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是什么?3、举有关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