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报告20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综治委的具体指导下,强化治安防范意识,严格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各项综合治理目标任务的完成。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管理根据有关综治工作文件精神,我局调制定了综治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细化了综治工作职责,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目标明确的综合管理局面。不断完善信息保密、安全防范、信访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的,增加了综治工作的可操作性。二、加强学习宣传,营造综治气氛作为市“五五普法”先进单位,我局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出发,将综治工作同结合民政系统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学习、“微型党课”等形式,不断加强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集中学习12次,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法律意识,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月”、“5.12防灾减灾日”“平安清明宣传日”等活动,向全社会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宣扬文明祭扫新风尚,营造了“人人关心社会治安、人人参与社会治安”的良好氛围。三、加强社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实践证明,生活困难的基层群众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关心和救助,会由此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我局作为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的职能部门,今年以来,充分发挥部门职能,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救助力度,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化解了社会矛盾。一是全面加大医疗救助工作力度。完善并出台了《xx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办法》主要提高了救助资金额度,按照全市常驻人口人均20元的标准安排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第1页共3页1800万元,高于xx市标准要求;扩大了救助对象范围,把当年度住院医疗费用在5万元以上自负医疗费用大于其家庭上年度经济总收入的困难家庭也列为救助对象;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和标准,将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对象、散居孤儿等救助对象在基本医疗费用在扣除各类医疗保险报销、补偿、赔偿和其他补助后的救助比例和救助金额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新增了特殊病种及门诊救助范围,在原先10种特殊病种基础上又增加了8种病种的门诊可以参加救助。此外为进一步帮助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解决垫不起医药费的问题,在20XX年在四家医院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服务的基础上,于今年实现了全市12家住院业务医院“一站式结算”服务在全覆盖,同时继续做好了大病致贫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强化了对救助对象的核查力度,提高了大病致贫帮扶基金的使用效率。今年以来,共计救助困难群众1575人,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419万,其中大病致贫帮扶基金支出134万,救助43人,还有幸被民政部定为了全国重特大疾病救助试点单位。二是开展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向全市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农村五保对象等7类困难群众以城镇每户1500元,农村每户1200元的标准发放节日生活补贴共计96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432户;向13.47万名具有本市户籍且年满60周岁及以上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发放了春节慰问金6735.5万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困难群众助房工作。全年共完成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260户,超额完成市民生实事工程150户的任务要求。四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全面实行关爱型分类救助服务,确保了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全面落实巡查制度,定时上街上路巡查,特别是在特殊天气和节日期间,对全市范围内的外来及本地流浪乞讨人员以及精神病人进行摸底排查,明确重点救助对象,及时掌握情况,发现一起救助一起。今年截至目前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78人(次)。四、加强信访调处力度,化解纠纷矛盾第2页共3页今年以来,转业士官和企业下岗志愿兵群体这两个群体多次群体性上访,维稳工作任务相当艰巨。针对这一情况,我局特别加强了敏感时期的情况关注,开展了细致的排查工作,及时掌握不稳定的突出问题和重点人员的活动情况,同时按照坚持过细、动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