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②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③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2、过程与方法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②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二氧化碳的性质②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①CO2与水的反应②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教学过程引入:空气中有0.03%的二氧化碳,能否将这0.03%的二氧化碳全部除尽呢?CO2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CO2的性质!课前预习小宇同学利用下图制取二氧化碳。(1)装置连接好后,接着的实验步骤是(2)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3)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如何检查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一、二氧化碳(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能溶于水(1∶1)增大压强,降低温度。CO2的溶解量增大3、密度比空气大演示实验6-5现象:塑料瓶变扁说明CO2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变小(二)化学性质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在久未开启的菜窖、深洞中含有大量CO2,为了安全,进入之前必须先做一个灯火实验演示实验6-4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注意点:CO2倒入的位置2、CO2与水反应CO2+H2O===H2CO3紫色石蕊紫→红H2CO3===H2O+CO2↑红→紫演示实验6-6现象:第一朵小花遇醋酸变成红色第二朵小花遇水不变色第三朵小花遇CO2也不变色第四朵小花遇CO2和水后变红,加热后又变回紫色结论:石蕊遇酸变红CO2与水反应生成酸生成的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CO2和水3、与Ca(OH)2反应CO2+Ca(OH)2==CaCO3↓+H2O检验CO2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例题: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变得潮湿?4、氧化性C+CO2====2CO2Mg+CO2===C+2MgO(三)用途1、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可作温室里的气体肥料2、能灭火3、制碳酸性饮料4、用干冰人工降雨,创造云雾缭绕景象,作致冷剂5、化工原料(四)温室效应影响气体:CO2、CH4、O3、氟氯昂等后果:全球气温变暖,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措施:减少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大力植树造林当堂反馈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2.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CO2通入水中(D)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4.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5.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6.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证明里面的气体较少,可以进去。7.为了让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8.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1、CO2密度比空气大;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活动三:CO2的溶解性演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六)CO2的物理性质活动探究四:二氧化碳能否与水的反应补充演示实验:向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补充说明: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红色检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