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酒【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学习并理解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重点)2.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难点)3.感受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琦君寄小读者》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来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枸杞(góuqǐ)门槛(kǎn)过瘾(yǐn)凑(còu)齐酬(chóu)谢煨炖(wèi)两颊(jjá)家醅(pēi)(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3.整体感知:阅读并思考,文中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文章围绕着“春酒”作者都写出了什么内容?(哪些事、哪些人)喝春酒事情: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人:母亲“我”阿标叔乡邻乡亲【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课堂探究】1.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你能从细节描写的句子中感受到人物的哪些优良品质?(一组找描写母亲的句子、二组找描写乡亲的句子、三组、四组找描写“我”的句子)一组:母亲—善良、大度、热情、慈爱(1)“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2)“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3)“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二组:乡亲—淳朴、热情(1)“花匠阿标叔助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2)“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三、四组:我—童真童趣(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2)“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4)“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2.琦君说: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平易、净化、蕴藉、真挚。《春酒》的语言正是这样,作者善于使用叙事与抒情并行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2)“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写出了母亲非常得意的心理)(3)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我”对母亲的八宝酒很喜欢,很馋的样子。甜蜜的感觉)3.文章写了家乡事,写了家乡人,但这并不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最终目的。作者的最终目的究竟何在?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明确:通过写家乡事和家乡人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