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主治医师-23(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50,分数:50.00)1.颅内高压时可因脑血流减少而引起脑缺血反应,使动脉压增高,这种反射称为A.化学感受器反射B.压力感受器反射C.眼心反射D.Bainbridge反射E.Cushing反射(分数:1.00)A.B.C.D.E.√解析:当脑血流量减少时,脑内代谢产物直接兴奋交感缩血管中枢,使外周血管强烈收缩而致动脉血压升高。颅内高压时可因脑血流减少而引起脑缺血反应,使动脉压增高,这种反射称为Cushing反射。由于压力增高又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因此颅内高压患者常以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为特性。2.如下有关肝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健康成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30s内肝可提供应体循环多达1L全血,但麻醉下这一代偿机制受损,部分患者轻度急性失血即可引起严重低血压B.肝病患者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减少,通过交感神经调整血管收缩代偿出血及低血容量的能力下降C.肝具有压力-流量自动调整特性,体循环血压减少时可维持肝血流量正常D.肝硬化时心血管系统体现为高动力循环,对缩血管药敏感性下降E.门脉高压时,药物、代谢产物和毒素可绕过肝过滤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易致药物蓄积和肝性脑病(分数:1.00)A.B.C.√D.E.解析:肝不具有血流自动调整特性,体循环血压减少时肝血流量对应下降。3.有关肝血流量的论述,对的的有A.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反比B.肝血流量与肝血流阻力成正比C.在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整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D.正压通气可以增长肝血流量E.硬膜外间隙高位阻滞可以增长肝血流量(分数:1.00)A.B.C.√D.E.解析: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正比,而与肝血流阻力成反比,肝灌注压受肝动脉与肝静脉压之差及肝门静脉与肝静脉压之差的影响,肝动脉压随全身动脉压的变化而变化,硬膜外间隙高位阻滞可引起血压减少,肝血流也减少,肝血流减少的程度同血压减少的幅度成正比。正压通气可导致腔静脉回流受阻和心输出量减少,并继之引起肝血流量减少。当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整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若收缩压低于80mmHg时,肝血流随之减少,肝功能受影响。4.对于肝病患者,使用与白蛋白结合的麻醉药时剂量要A.减少B.增长C.不变D.先增长后减少E.先减少后增长(分数:1.00)A.√B.C.D.E.解析:肝病患者合成白蛋白减少,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减少,而药理活性部分对应增多,也许发生中毒或愈量,应当减小剂量。5.如下原因中,不会引起肝血流减少的是A.正压通气B.收缩压低于10.6kPa(80mmHg)C.缺氧D.腔静脉压减少E.右心衰竭(分数:1.00)A.B.C.D.√E.解析:正压通气导致胸膜腔内压增高时,因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静脉压升高和心每分输出量减少,可使肝血流量减少。当收缩压≥10.6kPa(80mmHg)时,通过自身调整机制可使肝血流量维持不变。缺氧可引起α受体兴奋。腔静脉压减少可使肝静脉压减少而致肝灌注压升高,肝血流量增长。6.对肝功能影响最小的吸入麻醉药为A.氟烷B.异氟烷C.七氟烷D.恩氟烷E.地氟烷(分数:1.00)A.B.C.√D.E.解析:七氟烷的代谢产物为六氟异丙醇。其在人体内生成率极低,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失活,几无毒性。7.如下麻醉药物中肝毒性最强的是A.七氟烷B.氟烷C.地氟烷D.恩氟烷E.异氟烷(分数:1.00)A.B.√C.D.E.解析:氟烷对肝功能的影响最大,临床上出现过氟烷肝损害的报道。重要体现为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且出现黄疸。而七氟烷、地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对肝功能影响均很小。8.如下哪个凝血因子不在肝内合成A.ⅡB.ⅧC.ⅦD.ⅩE.Ⅺ(分数:1.00)A.B.√C.D.E.解析:除了凝血因子Ⅲ,Ⅳ(钙离子)和Ⅷ外,肝合成所有其他的凝血因子。9.如下哪一项不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A.血管阻力减少B.心排血量增长C.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强D.血容量增长E.动脉压正常(分数:1.00)A.B.C.√D.E.解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心血管功能总的特点是高动力状态,即高心输出量、低外周血管阻力,而灌注压、心率、动脉压则正常。外周血流对组织氧耗来说供过于求,动静脉氧含量差缩小。此外,心血管系统对交感和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