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简述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及法、德、意三国的由来,描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简介教皇国的形成过程,概述罗马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西欧封建主与教会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与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的内容与含义的差异,学习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法兰克国王支持教皇和教皇支持法兰克国王的目的,学习透过历史现象看问题的本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学习,明确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通过对罗马教会的学习,认识在整个中古时期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深远重大影响,了解宗教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的作用。通过对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学习,认识中古西欧的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会、城市的兴起。本课教学难点: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历史结束了。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法兰克王国是如何诞生与演变的呢?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何差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一、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引导学生观察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示意图,了解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5世纪末,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起法兰克王国。6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已发展成为西欧的一个大国。8世纪初期,法兰克国家政局不稳,当时掌握国家大权的权臣查理·马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改变了把土地无偿分封给臣属的做法,要求受封者必须自备马匹和武器服兵役这样,查理·马特建立了一支由他控制的强大的骑兵军队,巩固了政权,扩大了疆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他死后,他的儿子丕平在教皇等人的支持下,夺取政权,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为报答教皇的支持,丕平把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大片土地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而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丕平死后,其子查理即位。查理在位期间四处征伐,王国疆域进一步扩大,西欧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都纳入了其统治范围。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授予其“罗马人的皇帝”称号,史称“查理大帝”,其国家被称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大帝的孙子三分帝国,他们的控制区域分别发展为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二、西欧封建社会1.封君封臣制引导学生分析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的积极作用。无偿分配赏赐土地的方法耗尽了王国的全部土地,不仅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了地方割据。而查理实行的分封制规定,土地受封者必须为赐予者服骑兵役,并向其宣誓效忠。这样查理就组成了一支效忠于他的强大的骑兵部队,他不仅消除了国内的分裂势力,而且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改革是当时的社会秩序得到修整,更加井然有序,同时也使这种分封制度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引导学生观察封君封臣制示意图,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丕平即位后进一步推行分封制,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发展、普及。从法律上讲,全国的土地都属于国王,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国王把自己直接管辖的领地之外土地封赐给臣属分封土地的叫封君(也叫领主),受封土地的叫封臣(也就是附庸)。国王的封臣也将自己的土地封地分封给属下,再生出下一层次的封君封臣关系。逐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以国王或皇帝为首的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封君封臣制度造就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君封臣制的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封君封臣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领主要为附庸提供土地和保护保护附庸不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