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南亚课题南亚(1)教材分析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东南亚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南亚。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了地区学习过程及学习规律,学生可以按照以前的学习过程来学习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南亚的范围,并能在图上指出南亚的国家。2、了解南亚三大地形区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并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3、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会分析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过分析南亚地形、气候特征,总结分析一个大洲地形、气候特征从哪几个方面归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教学重点南亚地形和气候教学难点南亚地形特点解决方法讲述法、启发谈话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什么)落实方式(方法或手段)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教)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很多同学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大家知道《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到哪里去取什么经?课件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共同学习学习目标《西游记》故事,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1、了解南亚的范围,并能在图上指出南亚的国家。2、识记南亚三大地形区分布和两大河流概况,并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3、南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目标三、自主学习:(15分钟)(1)南亚纬度位置:热带,北回归线穿过南亚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海陆位置: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3)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合作与探究:(10分钟)五、课堂小结:(3分钟)六、当堂检测:(5分钟)七、评价与反馈(1分钟)八、作业:(1分1、课件出示:1)在图7-11中找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克什米尔;赤道、北回归线、30。N,新德里2)南亚位于半球和半球。南亚次大陆指山脉以南的亚洲大陆部分。3)在7-12上,(1)找出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班加罗尔(2)找出南亚的三大地形区4)P42活动3、4题5)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6)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是哪三季?7)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______灾害。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1、p44活动题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对坐的学生谈收获,找个学生代表小结,教师做最后总结练习册1-6,8、10、11、12题通过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观察,多思考,让学生从地图中掌握知识,从而逐渐重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彼此交流,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难题总结本节课重难点。检测本课知识点,巩固知识钟)九、板书设计:练习册第二节南亚一、南亚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二、南亚地形特点三、南亚气候类型课后反思课题南亚(2)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宗教与社会”“人口与经济”内容。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南亚这一区域地形、气候的概况,学习了东南亚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和分析方法。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南亚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分布。2、南亚各种农作物的分布。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理解领悟能力。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分析,使学生对对立统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重点南亚各种农作物的分布教学难点南亚各种农作物的分布解决方法讲述法、启发谈话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什么)落实方式(方法或手段)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教)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我们讲到唐代高僧玄奘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