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2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2
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过程与方法:通过苏联和匈牙利的改革以及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要了解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教学过程】:导入1.新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人物介绍:赫鲁晓夫;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2、东欧改革——匈牙利的改革联系旧知: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线索梳理:匈牙利事件的大致经过。匈牙利改革的原因、措施、结果。3、中国改革(学生自学)二、东欧剧变1、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首先肯定东欧国家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接着指出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问题。2、东欧剧变概况和实质: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短短的两三年间,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各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3、思考与讨论: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实质: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三、苏联的解体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课堂讨论:影响。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2、苏联的解体: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议一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说一说: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3、小组活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分析如下: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