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北师大版VIP免费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1/3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2/3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3/3
课题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北师大版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月日课型复习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史实。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影响(2)江南开发的原因(3)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作用四、教学过程复习内容与过程教师活动教师复备时间安排学生活动基础过关出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过关一、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间、结果、作用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建蜀。22年,孙权称王建吴。二、江南开发1、原因:(1)北民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2)北方战乱,南方比较安定(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4)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2、表现:(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三、孝文帝改革1、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措施(1)迁都: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基础知识记忆15分钟学生根据第二单元第二讲的基础知识,进行读课本,标画重点,快速记忆。(2)汉化:穿汉服;说汉化;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3、作用: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点解疑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2、三国两晋南北朝之间的更迭3、江南开发的原因4、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10分钟达标测试1、比一比:下面是根据《三国志》等史书整理出来的一些数据:魏国:户数103万,人口443万,兵员60万蜀国:户数28万,人口94万,兵员10.2万吴国:户数52.3万,人口230万,兵员23万(1)将有关数据填入三国实力对比表。户数人口兵员魏国蜀国吴国(2)根据表的统计,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哪一国的实力最弱?2、请分析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板书设计第二讲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一、三国鼎立二、江南开发三、孝文帝改革教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