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溶解现象及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2、学会加快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3、了解水溶液的某些性质;能力目标:1、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2、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情感目标:1、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2、通过对溶液的性质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稀溶液的某些特征。教学难点:对稀溶液的依数性的理解。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教学设计:复习巩固:1、什么是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它们的相同点与区别?2、什么叫乳化剂?3、有人说:“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这话对吗?为什么?讲授新课:一、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1、实验:P155实验1、2小结: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等;有的物质溶于水使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如:食盐。2、讨论:如何加快物质溶解的速率?小结:①溶解时不断搅拌②升高温度③减小固体物质的颗粒3、阅读:P156冷却剂二、探讨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联想与启示(P.157上的联想与启示)2、演示P.157上的活动与探究(测量物质的凝固点)将测得的凝固点填入下表中:二次备课水蔗糖的水溶液食盐水溶液凝固点/℃结论: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凝固点下降。应用举例:冬天使用水泥时,常加入氯化钙防冻,这是为什么?3、测量水、食盐水、蔗糖的水溶液的沸点将测得的沸点填入下表中:水蔗糖的水溶液食盐水溶液沸点/℃结论:少量固体溶于水会使水的沸点上升。4、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结论:有的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如:食盐、硫酸、氢氧化钠等;有的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如:蔗糖、酒精。5、从微观上解释溶液的导电6、P.158交流与讨论三、让学生回答P.157联想与启示中的三个问题小结:1、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2、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物质导电的条件作业:1、P.158.4、5、72、完成补充习题相关内容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