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教案北师大版课题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西周的分封制”,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自己的统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是以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法来统治人民的。通过“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一定的识图能力,并能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能力目标通过模拟西周分封情景,增强学生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通过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的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增强表达能力;通过识读“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识图能力和根据图表捕获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对“分封制”、“礼仪教化”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到它们的实行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重点难点①本课的重点是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为什么它是本课的重点呢?这是因为它是本课的主干,牵涉到整课知识的教学,对以后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它是本课的重点。②本课的难点有三个: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认识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学习的基础上设计出西周的社会网络图。为什么它们是本课难点呢?这是因为分封制及礼仪教化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枯燥、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而设计西周社会网络图涉及到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较困难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这三者都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复习旧知预习反馈听写检查1、我国历史第一个国家?2、开国之君()把全国划为(),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他的儿子()继承父位,从此()代替了禅让制。3、约公元前()年,商王()迁都到(),因此商朝又称为()。听写检测,学生互相批改并改错复习巩固课堂导入国家产生以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统治人民,巩固政权。你知道夏商周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吗?那时的社会成员分为哪些等级?学生读课前引言,标画重点引出本课主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学习导航阅读课本,解决问题:1、什么是分封制?2、分封制在哪个朝代开始实行?有什么作用?3、阅读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回答:(1)材料所指的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2)从材料中你能看出这个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夏商西周时期社会分成哪几个等级?各自的地位又是怎样的?4、阅读材料:“天子杀殉,众着数百,寡着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2)这个制度说明了什么?5、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6、阅读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请回答:(1)材料说明当时统治阶级的主要统治手段有哪些?(2)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对吗?为学生按要求先自学分析、然后讨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确定好答案。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什么?7、综合:(1)、请你设计一个西周社会关系示意图。(2)、根据周初形势图,对照中国地图,说一说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教师解决疑难问题:1、分封制的实质:实际上是一种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2、礼仪教化的作用:体现大宗的地位便因有主祭权而异常重要和稳固了。分析思考能力知识梳理:见《学检》自主学习的知识结构学生对照知识结构复习巩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小结:夏朝在基本保留氏族血缘纽带的情况下进入奴隶制阶段。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对凝聚宗族、稳定等级秩序、维系国家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和礼仪教化一同成为统治人民巩固政权的主要手段。学生重点理解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学检》随堂演练复习巩固并检测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