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侧重于从道德层面上了解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道德规范。本课时则是从法律层面上讲述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状况、环保原则和措施,以增强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第一层次“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环境立法状况,感悟法律规范在环保中的指导作用,从而为自己环保行动的落实做到有法可依,循规而行。第二层次“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是第一个层次的递进和升华,是行为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把环保意识落实为环保行动。环保法律体系为教学难点,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为教学重点,两个层次间存在着递进升华的关系。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围绕“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两个方面展开,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体现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案例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其讨论保护环境的有效办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内容,为课堂活动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准备教师:将同学分成三个环保小组。在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教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教案。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对环保法律体系、环保执法、环保行动进行调查研究。第一组,环保法律调研组;第二组,环保执法情况调研组;第三组,环保行动调研组。调查当地存在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搜集环保小常识。各小组自行推选组长,负责组员的分工与协作,汇总本组的调研成果。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新闻播报全国多地遭遇环境之痛:雾霾、水污染等2013年1月以来,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很多大城市遭遇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悬浮颗粒物使城市陷入重度污染,城市上空毒气弥漫,久久不散。呼吸之痛在这个初春的北京,街头多了不少戴着口罩匆匆而过的行人,与此起彼伏的灰色雾霾一道,成为北京的新风景。行人总爱抱怨,密实的口罩令他们呼吸不畅,但糟糕的空气又令他们难受——这个刚过去的冬天,比严寒更难熬的,是雾霾。“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以往我们呼吁水,呼吁空气,呼吁一切食品安全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相信,因为特权阶层他们有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权的空气了,他们回到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面对诚实的调侃,雾气沉沉下愁眉苦脸的人们,只有无奈。人们戏谑,如今北京城里最流行的问候语,已经不再是“吃了吗”,而变成“买口罩了吗”,微博上到处是防霾招数探讨……用水之痛春节刚过,山东潍坊企业往深层地下排污的消息传出,“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企业,将污水压到地下一千多米的水层,直接污染地下水”。地下水质状况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再次敲响环境污染的警钟。请问: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你有何感想?学生:人类的“聪明”恰恰证明了人类的短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得不偿失,自取灭亡。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刻不容缓。要积极行动起来,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师:说的非常好,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新课: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设计意图: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依法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一预习成果展示(1)环保法律体系: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该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地位;目前我国已形成以___为基础,以___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这为___、___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2)青少年为保护环境做贡献,应该如何做?①要学习,了解,认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