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上册新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内容,讨论回答问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教师出示:“李大钊就义”图片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料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一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这节课,我们就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的。[板书]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并完成助学预习笔记。【合作探究】一、八一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A.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B.地点:江西南昌。[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标明位置]C.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D.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归纳: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二、革命摇篮井冈山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的?(完成课本“练一练”)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D.最后落脚的地点:井冈山。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学生思考后作答)农村和城市相比,条件是艰苦的,可是红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下却充满了革命乐观精神。A.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B.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教师讲解:本课的中国革命以俄为师,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是由城市到农村,而毛泽东却率秋收起义队伍去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国情决定的,俄国当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一环,中国却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力量弱小,加之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受阻,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受挫,事实证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率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之路。3、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组提问)A.会师时间:1928年4月展示:《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和《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插图B.改编后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