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原因,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通过学习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初步掌握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听歌曲,思考问题。]从低沉、忧伤的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呢?[是东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是对日寇占领家乡的愤怒。][教师]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学了今天这一课你就会明白。[板书]第14课难忘九一八【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本课课文,学生边看边思考下列问题。依据《助学》预习笔记,掌握知识脉络,提出个人疑问。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2、为发动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借口?3、面对日本的进攻,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要这么做?4、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怎样,有什么影响?5、简述西安事变的背景以及事变的过程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合作探究】一、九一八事变:探究: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侵占中国东北,进而侵占整个中国是日本长久以来的图谋。[教师补充]20世纪30年代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开始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中国的内战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时机。播放“九一八事变”的录像片段,引导学生讨论: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积极思考,明确: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要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视频展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密电。讨论:蒋介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做又产生了什么后果?学生答:(略)教师总结:因为他对共产党的害怕比日本更甚,将共产党看成其心腹大患。此时他的军队正在江西大规模“围剿”红军。不抵抗政策直接导致日本在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落入敌手,东北人民开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过渡:面对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进行了怎样的抵抗?(一)面对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组织起抗日义勇军;(二)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学生介绍:抗日英雄的故事,加深抗日的认识。补充:日本扶植傀儡溥仪建立伪满州国,欺骗世界舆论。过渡: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后,继续扩大侵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看书寻找答案。学生答:制造了华北事变(感悟日本对中国的疯狂侵略和国民政府的投降卖国)。教师: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在中共领导下一二九运动爆发了。教师投影一二九运动照片,学生看书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引申:一二九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进入高潮。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西安事变爆发了。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出演历史剧《西安事变》,学生边看边思考下列问题寻找答案。1、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可能总结不全,教师应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