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优质学案☆课文导读《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教诲(huì)蜩翼(tiáo)旁骛(wù)佝偻(ɡōulǒu)亵渎(xièdú)层累(lěi)骈进(pián)强聒(qiánɡɡuō)二、词语释义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主眼:主要的着眼处。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征引:引用。容赦:原谅赦免。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骈进:一同前进。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杜绝:制止,消灭。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三、语句解读1.他每日除上堂说法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多岁,日日如此。“每日”与“日日”说明了百丈禅师从切实行动出发,坚持不断劳作,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与前文中“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相印证。2.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本句承上启下,“儒门”与上文“孔子”相照应,“佛门”与上文“百丈禅师”相呼应,“正当职业”与上文孔子话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相呼应,同时引出下文“百行业为先”的观点。“不断地劳作”与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相呼应,同时引出下文“万恶懒为首”的结论。3.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用“蛀米虫”和“盗贼”的比喻,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无业之懒人”彻底讨伐的态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有业”之必要。四、作家作品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革命”。早年所作议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五、背景探视《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很有教育意义。六、文体浅谈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乐(lè)业百行(hánɡ)业为先羡慕(mù)言行相顾B.征(zhènɡ)引禅(chán)师佝(ɡǒu)偻(lóu)断章取义C.骈(pián)进亵(xiè)渎(dú)佛(fó)门不二法门D.承蜩(tiáo)旁鹜(wù)层累(lěi)强聒(ɡuō)不舍2.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字完全正确的是()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便是敬。⑵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易明。⑶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有无业游民,……没有办法。⑷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A.骛致唯妄B.鹜致惟忘C.骛至惟妄D.鹜至唯忘3.根据词语解释,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⑴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⑵道理极容易明白。()⑶做事专心致志,一点儿也不分心。()⑷唠唠叨叨说个没完。()⑸直接入道,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