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生活中存在许多相似图形,并且许多实际问题都要用到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如测量树的高度,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物体的高度,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解决.2.小刚身高1.7m,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子长为0.85m.紧接着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测得影子长为1.1m,那么小刚举起手臂超出头顶().A.0.5mB.0.55mC.0.6mD.2.2m答案: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例题】为了增强视力保护意识,小明想在长为3.2m,宽为4.3m的书房里挂一张测试距离为5m的视力表.在一次课题学习课上,小明向全班同学征集“解决空间过小,如何放置视力表问题”的方案,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方案新颖,构思巧妙.(1)甲生的方案:如图①,将视力表挂在墙ABEF和墙ADGF的夹角处,被测试人站立在对角线AC上,问:甲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2)乙生的方案:如图②,将视力表挂在墙CDGH上,在墙ABEF上挂一面足够大的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计算得到:测试线应画在距离墙ABEF多少米处?(3)丙生的方案:如图③,根据测试距离为5m的大视力表制作一个测试距离为3m的小视力表.如果大视力表中“E”的长是3.5cm,那么小视力表中相应“E”的长是多少厘米?解:(1)甲生的设计方案可行.根据勾股定理,得AC2=AD2+CD2=3.22+4.32=28.73.∴AC=>=5.∴甲生的设计方案可行.(2)∵视力表通过平面镜得到它的虚像到墙ABEF处3.2m,∴3.2+1.8=5(m),即离墙ABEF处5-3.2=1.8(m).(3)∵FD∥BC,∴△ADF∽△ABC.∴=.∴=.∴FD=2.1(cm).答:小视力表中相应“E”的长是2.1cm.针对性训练见当堂检测·基础达标栏目第4题1.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学校旗杆AC的高度,在点F处竖立一根长为1.5米的标杆DF,如图所示,量出DF的影子EF的长度为1米,再量出旗杆AC的影子BC的长度为6米,那么旗杆AC的高度为().A.6米B.7米C.8.5米D.9米解析:易证△ABC∽△DEF,所以=,即=,所以AC=9(米).答案:D2.为了测量一池塘的宽DE,在岸边找到一点C,测得CD=30m,在DC的延长线上找一点A,测得AC=5m,过点A作AB∥DE交EC的延长线于B,测出AB=6m,则池塘的宽DE为().A.25mB.30mC.36mD.40m答案:C3.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如图所示).现测得OA=20cm,OA′=50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是___________.答案:4.如图是小玲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在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4米,BP=2.1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CD的高度是__________米.解析:由光学知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难分析得出∠APB=∠CPD,再由∠ABP=∠CDP=90°,得到△ABP∽△CDP,得到,代入数值求得CD=8米.答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