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为了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按照市政府领导的要求,现就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以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改善企业信用环境为重点,采取先政府主导后市场运作的方式,用两年时间,建立我市企业信用网站框架,构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用基本情况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逐步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对内资源共享、对外权威发布,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二、实施步骤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市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必须大胆探索,积极推进,逐步完善。近期工作拟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一)起步阶段1.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网络管理运行的组织机构,成立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2.依托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建设“*市企业信用网”网站,开辟企业信用概况、诚信政策法规、诚信知识等相关栏目,并开通试运行。建立企业信用基本情况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完成部分基础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初步以工商、税务、劳动保障、金融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信用方面数据为基础,面对社会,提供企业基本信用信息查询服务。3.研究和拟订《*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目录》并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起草《*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二)推进阶段1.完善丰富网站栏目内容,基本完成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诚信体系网络建设,在开通查询服务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全市信用信息资源共享。2.依托市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内网)建立综合、全面、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成员单位可以通过内网查询联合征信数据库,实现行业之间信用信息的交换和利用。3.全面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估与查询服务,培育市第1页共4页场信用需求,推动信用中介服务业发展。4.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和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制度。(三)深化阶段(20*年10月-20*年10月前)1.进一步充实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使信息量达到一定规模,为市场化运作创造条件。2.积极开拓和培育信用市场,逐步由行政手段转为市场手段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以“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企业诚信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三、系统框架及运行模式(一)征信范围。*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所征集的企业信用信息包括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的信用信息。(二)框架构成。*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以下四个信息子系统组成:1.企业身份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各类企业在市政府各部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事项及年度检验的基本情况,以及各行政主管部门所掌握的可对社会公布的各类企业登记、管理信息。2.企业良好行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受到市级、省级人民政府以上行政管理部门奖励、表彰情况。3.企业不良行为预警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因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通报、行政处罚等一般性违法行为或有一般性商业失信行为的情况。其主要作用是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4.企业不良行为警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含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因违反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分的严重违法行为或有严重商业失信行为,被依法限制登记注册、对外投资等情况。其主要作用是为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重点监督管理、限制行政审批提供依据,为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提供参考。(三)运行模式。按照“内部无偿共享,对外有偿服务”的原则,对内实行信息共享,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通过内网第2页共4页可以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无偿获取信息资料,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向全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则收取一定费用,并按照信息来源返回信息提供单位。同时,按照信息保密级别,实行网上查询和特设窗口授权查询。四、工作要求(一)建立领导机构。成立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法制办、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分局、工商银行*市分行、建设银行*市分行、农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