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纪元。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怎样得到巩固的?本课将阐述这些问题。沙皇专制制度的崩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经济陷于全面崩溃,通货膨胀,饥荒四起。深重的灾难激起了俄国各族人民反战争、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的统治。1917年3月8日起,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政治罢工,同警察发生冲突。布尔什维克党号召进行决定性的战斗。政治罢工发展为武装起义,人们高呼“打倒沙皇政府”的口号。军队拒绝向起义者开枪,迅速转到革命方面来。几天之内,二月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300多年的统治。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个是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前者是主要政权,但是在当时又需要苏维埃的支持。苏维埃是起义群众在斗争中建立的工农政权,但在它的领导机关中,多数人自称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却又说俄国无产阶级人数少,文化低,管不了国家大事。他们请资产阶级另组政府,只要苏维埃进行“监督”。这样,在苏维埃之外又出现了另一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成了制订法令、下达命令的主要政权。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俄国首都彼得格勒。他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被称为《四月提纲》的报告。列宁在这个提纲中,指明了俄国革命的方向。他说,目前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准备新的革命。人民群众对多年的战争和困苦生活极端厌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妄图用战争来消灭革命。7月,俄军在前线的冒险进攻遭到惨败。前线进攻和进攻惨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以后,工人和士兵满腔怒火,走上街头,举行示威。临时政府派军队进行镇压,街道上洒满了革命群众的鲜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临时政府开始大肆逮捕布尔什维克和革命群众。布尔什维克党转入秘密状态。8月,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指示,提出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917年秋冬,俄国人民掀起了新的革命浪潮,武装起义的时机成熟。11月6日晚,列宁秘密地来到革命的总指挥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了。11月6日晚上到7日早晨,20万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点,只剩下临时政府的巢穴冬宫还未攻下。晚上9点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雷鸣般的“乌拉”声压倒了枪声。起义群众冲进并占领了冬宫。深夜,在冬宫的临时政府部长们被擒。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列宁领导俄国同德、奥匈议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苏维埃政府根据全俄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过去的一切革命的结果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十月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1918年春,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俄国各族人民转入和平的、创造性的劳动。他们恢复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动了武装干涉。在它们的怂恿下,俄国的地主和资本家,沙皇的将军和军官,建立了反革命的白卫军,掀起了叛乱。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敌人从四面八方猛扑过来,侵占了苏俄3/4的国土。许多工厂由于缺乏原料和燃料被迫停工。粮食不足,广大人民忍饥挨饿。工人、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