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导学案【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博通古今,才气横溢,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2.作品简介《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学法指津】由于本文是片段节选,学习时应将与本文相关的内容作了解性阅读,以便于对相关内容有相对完整的了解,更好地分析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应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等方面来进行。另外,对文中出现的一些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的词语,不要以今义套古文,以免造成误解。【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并注意它们的书写,弄懂意思。面面厮觑()聒噪()逞辩()喏喏连声()兀的()吹嘘()恁地()省得()趱行()嗔怒()朴刀()怄气()干系()端的()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分析其古今意义的差异。(1)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文中意思:,今义。(2)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文中意思:,今义。(3)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文中意思:,今义。(4)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文中意思:,今义。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干系须是俺的。(责任)B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牛)C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亡命之徒)D卖一桶与你不争。(不要紧)4.[解题]生辰:生日。纲: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这里的“生辰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智”点出了夺取的方式。5.小说围绕“杨志护纲”和“吴用劫纲”展开曲折的情节。片断中主要涉及到那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认真阅读课文,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并理清课文的明线和暗线。6.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合作探究】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哪些方面?请具体分析。2.杨志并非无“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具体表现在:a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bcd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3.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武艺高强,精明能干,且又有过失陷花石纲的惨痛教训”,这一次押送生辰纲如此小心安排、谨慎行事,他为什么还是失败了?4.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并据此分析一下杨志的性格特征。【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拓展创新】1.尽管杨志小心行事,但最终还是丢失了生辰纲,未能完成梁中书交给的重任。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换成是你去押送这批生辰纲,怎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2.我的创作:借鉴本文的鉴赏方法阅读《水浒传》其他经典章节,以“我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自测提升】【夯实基础】(6分)1.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聒(guō)噪怄(òu)气B.虞候(hòu)趱(zǎn)行C.朴(pō)刀酷(kù)热D.嗔(zhěn)怪怨怅(chàng)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懂得)什么!”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自我夸耀)。C.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赋打劫(抢夺财物)客商。D.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评理,交涉)。”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这般天气,兀的不晒杀人!B、你便将我千刀万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