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报告一、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全力促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效能优化20XX年,中心按照提速增效促进项目开工建设的总要求,主动融入“五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全面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率。一是秉承时不我待精神,牢固树立紧迫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力以赴抓好梅山保税港区、滨海新城、滨江新城、中提升区块、六大产业基地、梅山水道,以及区建筑工务局、水利局、交通局、大港公司和街道(乡镇)等组织实施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以及政府采购的进场交易,坚持重点项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限时办结,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截止10月底共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及政府采购1126宗,同比增加211%,实现交易总额61.00亿元,同比增长104%,增效节资4.24亿元,同比增长82%。二是主动担当,敢于负责,打破常规,多措并举,按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超前排定或倒排招投标时间节点和工作场地,落实专人、明确责任、着力推进,创造性地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对“青峙片区工业供水”等38项应急项目实行土地审批、规划审批、预算评审、招标备案为原进中心招标前置改为与招标信息发布“平行招标作业法”,使这些建设项目在招标阶段至少赢得5天时间。对“中国科学院宁波XX县区环境观测研究站工程(一期)等12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事关民生等项目,按照《xx区(开发区)基本建设项目模拟审批办法(试行)(仑政办[20XX]87号)精神,推行“模拟招投标作业法(又称预招投标)”,将项目招投标提前到项目主体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一旦取得土地使用权即可开工建设,实现了招投标“零时间”。对内河水质治理工程、绿网建设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中心招投标一律限定在10天内完成,比常规做法加快了10天。由此较好地实现了招投标规范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全力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开展重大项目招投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活动,组织专业人员上门走访,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招标人)衔接沟通、了解需求、增强互动,为招投第1页共7页标当事人提供政策咨询、程序引导、业务指导等服务,坚持“问得清、答得明、转得准”,及时协调处理项目招投标及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协商如何按照项目建设特点及其进度要求,找准各标段招标标包的招标时间节点,并与中心招标服务时间、场地安排相融合,截止10月底共接受各类咨询650多条,协调处理各类难点200多项,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招投标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全力促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系统建设20XX年,中心按照提升招投标工作效率、节省招投标交易成本、加强招投标环节的保密性、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的要求,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构建招投标优质平台的重要技术支撑,两年多来始终与开发商倾力合作,基本构建了“人机结合”紧密、程序设置科学、内外监控严密、安全适用性高的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网上服务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自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业务的网上服务管理系统于去年8月1日正式上线并启用以来,11月30日政府协议采购电子反拍系统也成功上线;今年4月20日,政府采购和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成功上线,再接着5月1日,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和建设工程直接发包又成功上线。至此,中心从事的所有招投标及交易发包业务已全部成功上线,并与区纪委(监察局)的电子监察系统实行了实时对接,可全天候不间断接受监督。截止今年10月底,通过该系统进行招投标及发包的项目共1388个,招标及发包金额146.55亿元,成交(中标)金额138.44亿元,节约资金8.11亿元,将招投标关键节点的工作内容及信息,通过短信发送平台,快速、准确地发送或提示有关招投标当事人,日均发送量在150条之上,网上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行成效明显。已被市经信委确定为“20XX年xx市信息化试点单位”和“20XX年xx市信息化示范单位”,获得xx市“20XX年度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技术创新奖”,今年8月成为XX省县(市、区)中唯一荣获“全国政务服务类电子政务十佳案例奖”的单位,同时参加了“全国政务服务类电子政务优秀应用案例”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