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建立信用体系试点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发〔20XX〕3号)及《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市人民政府创建信用体系试点市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我市信用体系试点市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市金融生态环境及社会信用环境,全面建设诚信社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创建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我市信用体系试点市的创建。(二)基本原则。政府统筹、央行指导。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全局着眼,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各种信用信息,实现信用基础信息依法公开或共享,积极培育信用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现代信用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化人民银行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人民银行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资源和优势,建立和确定各行业、各领域信用信息征集标准,把人民银行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全市信用信息征集中心和平台,规范征集整合分散在各行业、领域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在确保完整、高效、安全的同时避免重复建设。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应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加快信用体系试点市创建第1页共10页的合力,全面收集各行业、领域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下,开发利用各类信用信息资源,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三)创建目标。建立健全我市信用体系试点市创建的制度与组织架构,形成我市信用体系试点市创建的基本框架;在我市建立具有特色的石材行业征信体系;以信用村、信用社区创建为手段,打造“诚信、和谐”。二、主要内容(一)建立具有特色的区域征信体系。1.在全面建设县级征信中心基础上创建全市征信中心。首先是依托人民银行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人行分行指导下,由我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统筹推动,市人行系统积极参与,在各县(市、区)成立县级征信中心,统领各县(市、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其次是在全面建XX县区级征信中心基础上,研究整合创建全市统一的征信中心,统领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率先建设市石材中小企业征信网。基于石材业是市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之一,获得了“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中国人造石之都”等称号,在国内外建材、石材业界均享有很高的盛誉,借助市石材商务网构建的有利时机,基于XX县区石材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及石材企业对现代金融服务的极大需求,将现时分散于法院、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及电信、水电等公用事业部门的石材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统一纳入征信网,为我市石材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非银行信用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以助力石材中小企业融资,推动我市石材行业持续发展。3.逐步建设我市农户征信系统。按照“以点带面”的原则,参考XX县区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及农户征信系统建设经验,在全市逐步推进农户征信系统建设工作,统一采集农户的家庭成员信息、家庭经济信息和社会评价信息,为全市农户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推动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二)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试点市创建工作的制度架构。在与人民银行分行签订《创建信用体系试点市合作框架协议》和第2页共10页《关于印发加快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办〔20XX〕34号)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我市创建信用体系试点市的系列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信用信息的记录、采集和披露制度、采集和发布信用信息的机构和市场安排及监管制度,为我市创建信用体系试点市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三)以勿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