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巨人和孩子》教案语文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巨人和孩子》教案语文版_第1页
1/3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巨人和孩子》教案语文版_第2页
2/3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巨人和孩子》教案语文版_第3页
3/3
《巨人和孩子》教案教学要求:1、培养待人真诚无私的品质;2、了解童话的特点;3、通过朗读、讨论、领会作品主题,认识作品意义;4、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重点难点:理清结构,概括内容,分析形象。弄清巨人的变化和结果对文章主题的关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二、阅读要求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了解内容,整体把握。2、划分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三、字词的落实。1、音、形、义栖息聆听戏耍徘徊烟囱肆意哭泣咆哮乐不可支:妙不可言:欣喜若狂:翩翩:不知所措:感化:四、分析结构与内容。学生讨论后归纳。第一部分:(1、2段)写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的玩耍。第二部分:(3~10段)写巨人回来后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致使花园里没有了春夏秋三季,而只剩下了肆虐的严冬。第三部分:(11、12段)写孩子们给花园里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五、分析巨人形象。1、为自私付出沉重代价的巨人在封闭花园后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明确:第8、10段。2、是什么原因使花园里又出现了春天的景象?明确:第13段。3、使巨人深受感动,幡然悔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悔悟之后的巨人做了些什么?(13~15段)4、你觉得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这个情节说明了什么?5、这些巨大的令人激动的变化源于“巨人”的什么变化?六、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有感情地朗读,并简单谈淡喜欢的理由。(1)师: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请同学们找出来,加以分析。生:a第2段,花园长满了。。。。。青草用“绿茸茸的”;桃花用“粉扑扑的团团”;果实用“累累的”用叠音词来表达一种欢快喜爱之情。师: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离不开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找出来,分析分析。生:b第8段,“小鸟无心歌唱”(唱)“树儿也忘了开花”(忘)“一朵花儿从草丛探出头来”(探)“把头缩回去”(缩)“霜和雪乐不可支”(乐)“雪用白色斗蓬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盖)“霜让树披上夹衣”(披)“唤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唤)“北风应邀而至”(至)“他穿一件皮大衣”(穿)“把冰雪叫来”(叫)“冰雹不停敲打着城堡的屋顶”(敲打)“被砸得七零八落的石板上”(砸)“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跑)这些动词把所描写的景物人格化,动词用得准确而传神,写得生动形象。生:c第13段,树“欣喜若狂”;鸟“翩翻起舞”兴奋欢唱着;花朵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着笑脸。这些用词很形象。写出了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用拟人手法描绘春天动植物的神态。生:D表现巨人的自私,用了“粗声粗气地吼叫”。写巨人改变态度后到花园去,用的是“轻轻地走下楼去,悄悄地打开前门”。当巨人再次看到小孩时,用了“激动”“奔”“急匆匆”来表现他的急切心情。生:E写花园美丽和花朵之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多得象天上的星星”。另有一个比喻是在巨人转变之后,认为“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这些比喻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师:通过以上大家交流分析,请同学们整理一下,说说本文语言生动传神的原因是什么?生:形容词动词的准确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巨人和孩子》教案语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