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农产品市场准入意见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高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全面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基础,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工协作、逐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市场”的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确保上市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城乡居民身体健康。二、工作目标通过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品监管,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在全区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禁止有毒、有害农产品销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证上市销售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安全标准。三、实施步骤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先易后难、先常规后特殊、先大宗后个别、先示范后推广,从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开始,先在重点批发市场、超市试点,再逐步向全区所有农产品市场延伸。第一阶段为启动试点阶段。在镇XX县区宝商佳美家超市、旺家超市、老实人超市、众鑫超市,进行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第二阶段为推广扩展阶段。市场准入范围扩大到虢镇城南果菜批发市场、镇太公庙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阳平镇西枸食用菌批发市场和XX县区所有超市。第三阶段为全面实行阶段。市场准入延伸到各镇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第1页共5页制度。四、检测机构和检测项目(一)检测机构1、组建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配备专职检测人员,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对生产或上市销售的农产品进行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查。2、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批发市场、超市要设立专用检测室,配备符合检测要求的速测仪器和2名以上检测人员,开展日常自检工作。3、批发市场、超市检测室的检测人员由区农业局组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接受区农业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4、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等设立的质量检测室加强管理。各检测室要进行公正、公平、科学监测,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二)检测项目凡进入实行准入制度市场的农产品,没有证明其质量安全状况的,需做以下检测:1、蔬菜、水果类。检测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2、畜禽类。检测瘦肉精、黄胺及激素类含量。3、水产类。检测甲醛、氯霉素、重金属含量。五、市场准入制度(一)实行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并上市销售的农产品,经自检或委托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检测不合格的,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不能处理的,应就地销毁。(二)实行入市验证检测制度。入市免检。对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凭有效证明或专用标志免检进入市场销售;对具有“三章两证”(三章:动物检疫验讫印章、省定点屠宰专用章、定点屠宰场专用章;两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疫合格证明)的猪肉产品和附带检疫证第2页共5页(章)的其他畜禽产品,免检入市销售;国外入境农产品凭入境检验检疫证书免检入市销售。索检抽检。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批发市场、超市对具有质量安全合格证明的农产品,应进行索证查票,核查清楚,品证对应,物票相符,方可入市销售。对其质量安全状况有疑义的,应进行抽检。经抽检合格,方可入市销售。现场检测。对无质量合格证明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由批发市场、超市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交易。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向区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报告。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区农业局申请复检。因检测结果错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三)实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同一产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