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诚信同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教育学生重诺守信,对事负责,说实话,办实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诚实地生活,养成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品格,努力做诚实的人。教学重点不要“轻诺”,要“重诺”;理解诚实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情境激励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角色体验法、多媒体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故事导入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感悟:活动四:上堂课,我们讲了人贵诚信的道理。做一个诚实的人,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更要付诸于行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点滴小事中表现出诚信的宝贵品质。故事:在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洗7遍,洗盘子计件付酬。有个打工的学生为提高效率,少洗了两遍。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责问这个学生。她却振振有词:“洗五遍不也挺干净吗?”老板淡淡地说:“你不诚实,请你离开!”提问:这个学生很不服气地离开了。之后她又去了多家餐馆应聘。你觉得她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法国19世纪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做一个诚实的人,存于心还不够,还得见诸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一)、做诚实的人,重诺守信。1、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原则。诚实的人,首先必须对人守信。阅读文本,思考:(1)医院两位工作人员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道德品质?医院两位工作人员的行为体现了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2)看完这位老人坚持奉还39年前的救命钱的材料,我的感言是……即:人应讲良心,要知恩图报,要重诺守信。2、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尺。出示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六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来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通过故事启迪,创设悬念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续写故事,并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深深体会到诚实的人在对人和对事上应坚持同一个标准阅读教材P66,材料,思考探究活动五:活动六:故事介绍活动七: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提问;重诺守信,实践诺言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人格的完整,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等观看视频;片中经营者的行为会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自身形象,不利于诚信社会的建立,影响他人的生命健康,扰乱社会秩序,对自己、他人与社会不负责。2).这件事启示我们要做诚实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对事负责,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情境设置,学生讨论交流:1)别人托我办事,我觉得不应该办,我将;2)感到办不到,我将;3)承诺过,但由于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一时难以办到,我将。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博士曾对世界各国领域的100名杰出人士做了一项调查,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大约有60%的人坦言,他们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并非是他们喜欢的,为什么一个人在自己不太理想的工作中,也能取得那样优秀的成绩呢?通过走访了解,最后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对事负责,对自己负责。可见:(二)做诚实的人,要对事负责。1、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2、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对事负责探究(见教材p68)1).请列举一些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对事负责的具体表现。▲有错勇于承认,及时改正▲不抄袭别人的作业▲▲2).考试结束后,张某找李某同学谈心,想一想他会说些什么?履行诺言、考试不作弊、不隐瞒错误、不懂不装懂、认真值日等。考试是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试,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手段,同时也是对我们人格素质、思想品德的考验。作弊是自私和不诚实的表现。不仅对老师、对学生阅读文本P68材料,讨论问题,对比反思。阅读P68材料换位思考活动八:学习小结课堂延伸同学和父母不诚实,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我们不应弄虚作假,而应诚信考试。诚实面对: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你该怎么做?1.考试成绩不理想……2.买东西别人多找了50元钱……3.不小心弄坏了班级的物品…4.同学偷了家...